很幸运的是,第一次报名东京马拉松就被抽中了。
如果去日本,只是为了跑一场东京马拉松,那也太亏了,于是就有了这场由东马衍生出来的大阪、京都、东京、箱根的日本7晚8天的自由行,并且开始了各种准备工作。关于自由行攻略,穷游和蚂蜂窝是不错的两个网站;关于签证的办理以及各种自由行相关的卡、券,某宝上都可以搞定。去日本自由行,语言和交通是比较头疼的两个问题,其实只要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沟通,就真的不要有什么担心,毕竟日本很多地名就和中文表述是一样的,机场、药妆店都有会中文的工作人员,酒店、机场很多地方都有中文指示,而最让人头疼的交通,特别是密密麻麻的东京地下交通,其实也并非无规律可寻。我想说的就一句,如果有计划去东马的小伙伴,双11是定机票的黄金时期,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在双11买的上海到东京的往返机票,而且还是早晨8点飞,下午1点多回的时间段,而且还是全日空航空的,最最重要的是1300不到。很超值,有木有?
(返程的全日空航班经济仓的机餐)
我是在2月22日下午,从杭州萧山飞到大阪关西的,然后23号在大阪玩了一天,晚上去了京都,24号在京都玩了一天,25号早晨去了东京,27号去了箱根,然后1号从东京成田飞上海浦东。在马拉松以外的各种时间,自然是各种逛各种吃。
(强大的支付宝)
(大阪711……)
(京都清水寺)
(京都二年坂、三年坂)
(和服)
(京都抹茶冰激淋)
(银座)
(从六本木观景台看到的东京夜景)
(箱根的黑鸡蛋)
(箱根,大涌谷)
(箱根,芦之湖)
(若隐若现的富士山)
(皇居二重桥)
(上野公园的樱花已经开了)
(日本的小学生真的穿短裤……)
其实,我是真的很推荐各位如果下次去日本的话,一定要去京都这座城市。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只有满眼的日式建筑,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城市化的今天,很庆幸它是这样的一个京都,也很庆幸它只是那个京都。
在日本的这些日子里,真的是感受到和国内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不管是在早晨八点多繁忙的银座地铁站,还是游客如织的浅草寺附近的地铁站,扶手电梯上的人永远都自觉地站在左边,为急行的人留出右边的通道;不管是在大街还是小巷,很少能见得到垃圾桶的影子,然而路面永远都是那么干净;不管是车站、大商店还是街头小店的日本卖家,当你向他们寻求帮助时,都是那么热情,哪怕是那个不会英语的日本小哥,都会连比划带猜的努力回应你。记得在京都四条河原町的一个化妆品店,店主是个日本老爷爷,他知道我是从南京来的后,拿出一张纸,用中文写下了“南京”两个字,然后问我他写的对不对;记得在京都祗园吃完抹茶冰激凌,一直找不到垃圾桶,最终只能把外面那张纸带回酒店扔掉;记得在京都,早晨退房之后,前台的工作人员一直把我送出酒店,等我走出了酒店无意间回头的时候,看到前台那个工作人员还站在门口……对日本这个国家,在充满恨意的同时,却不得不承认我们和他们之间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差距。都说日本人喜欢把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所以,东京马拉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跻身世界六大,也就不是什么奇迹了。
(东京浅草地铁站)
现在该说说和马拉松相关的一些事了。
之前说过很幸运的中签了。在完成预报名到抽签结果出来后,组委会有发邮件给我们,告诉我们关于赛事的一些情况,比如多少人报名一类的。之前曾经看有跑友说过尝试着给组委会发邮件咨询一些问题,结果没想到居然收到回复,于是我也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正好预报名的时候,我的邮寄地址没有填写完整,于是我便给组委会发了邮件,结果真的收到了署名Chie Inagaki的回复,她说让我用英文重新给他们发送,他们会进行更新,在我发过去之后,Chie Inagaki又回邮件给我,替我纠正了地址里面一些表述不正确的地方。多亏了这一来二去的邮件沟通,让我在2月7号的时候顺利的收到了组委会邮寄过来的领物单和赛事资料。
(邮件截图)
在领物单签名、进行确认、佩戴手环、领取号码布和芯片、芯片检测、领取赛事T恤,领物的环节清晰明确,不到三分钟就完成了全部的环节,国内马拉松一直被忽视的芯片检测在东马领物现场却是一道必备的工序,只有完成检测并确认无误后,才能领取赛事T恤。
领完赛事T恤之后,两侧挂出的是关于起终点的流线图,同样是用中文、日语、韩语和英语分别进行张贴,并且安排了相应语言的志愿者现场回应跑友的各种问题。
现场的人虽然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但是也不算少,最难得的是和国内的马拉松领物现场比,现场少了那份嘈杂。
于是,不费事的到了G区应该进入的Gate 2,在排队安检后,吃了个不大不小的番茄,就进入到了存包区域。按照号码布上的标注,很顺利的找到存包车,并且完成了存包。存包之后,走到楼上,就是起跑区了,东马安排比较人性化的地方就是,存包之后不用走太远就可以上楼,减少走动距离既让选手方便的找到自己的起跑区,也相应的减少了要存包和存完包的选手的对冲可能引起的混乱。
关于东马的赛道。
关于东马的志愿者。
关于东马的围观群众。
关于东马的厕所。每次我们谈到北马的时候,总会把尿红墙当作一个笑点,其实不光是北马,国内很多马拉松赛事都会有类似的现象发生。我不敢保证东马就一定没有,我也不敢说东马设置的流动厕所数量就一定比国内多,但是我看到的是除了官方设置的流动厕所,沿途的便利店也开放厕所供选手使用。我一路看到不少选手都进入便利店解决“个人问题”,我自己也在10公里的时候进入赛道旁边的一家711,并且问店员“Can I use your toilet?”,得到店员同意的答复,而且便利店提供厕所给选手使用好像还被写进了赛事手册(这一点我不是很确定)。记得2014年杭马过了全半程的分界点的时候,我去路边的饭店提出借用厕所,店主也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毕竟马拉松赛事的运营不光是官方的事,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说到厕所,就不得不说另一件事。本来我是计划着,等到我10公里的日本桥的时候,应该差不多可以看到已经折返的基普桑,结果由于中途去了一趟711的厕所,没有看成,但是去看到呼啸而过的女子冠军,和不少日本选手,不得不感叹,日本选手的马拉松实力真的挺强的。
关于东马的赛道清洁。国内马拉松赛道的垃圾一直是被人诟病的问题,不少人还把问题上升到国人素质太低的层面。其实我是不赞同这个观点的,毕竟参加国内马拉松的那些老黑也是喝完水随手就把杯子一扔的。东马的补给站附近也是有选手随手扔的纸杯,但是东马做的比国内马拉松好的地方就在于,除了在补给点的桌子与桌子之间,提供纸箱供选手扔垃圾,在赛道沿途也有不少手上拎着大袋子的志愿者,方便选手丢弃能量胶和巧克力之类补给的外包装,东马也真的是我跑过的最干净的赛道。如果国内的马拉松也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垃圾问题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关于东马的最后一公里。
都说东马的精髓在第43公里,因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公里。今年的东马由于赛道的变更,终点设在了东京站附近。冲过终点后,工作人员上来提醒说不要在此聚集,同时还有指示牌提示我们,根据手环的颜色进行分流。我的手环是橙色,所以要向左,往日比谷公园的方向走。志愿者依次为我们披毛巾、保温毯以及发放饮料、奖牌。据说这种将完赛物品分散发放的形式,是为了避免赛后人群的堆集,国内也有赛事采用这种做法。在这里,我不想去讨论究竟是集中发放好,还是分散发放好,毕竟每场赛事的终点区域地形不一样,所以究竟怎么发,还是要根据地形来的,如果一味的认为东马是大满贯赛事,又有着世界上最好的一公里,所以他们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而忽视自身的特点,那么也一定会因为不够合理的赛后流线而导致问题的出现,那种完赛后领了补给被告之往前走有水,但是却没有水喝的赛事,我真的不想再参加第二场了。此外,国内很多马拉松赛事都是把奖牌和补给一起打包,然后一次性发给选手,而安排志愿者为选手挂奖牌这件事则让这个我们选手最期待的环节更加的具有仪式感,就像东马,就像南马。但是我想吐嘈的是,东马今年的第43公里怎么那么长,感觉走了快半个小时才到日比谷公园,而且比赛当天虽然是晴天,但是没有太阳的地方其实还是挺冷的,有风。等到进了日比谷公园,路的两边是领物区,根据指示牌,我找到了自己存包的地方,志愿者看了我的号码布之后,很快的找出我存的包。离开领物区,再往前,就是赛后服务区,有发啤酒的、有发撒隆巴斯的,还有传说中的赛后泡脚和按摩区。至于成绩,我是第二天早晨查到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95537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你的成绩好棒!我想下次如果还有机会跑东马,我应该会带件雨衣起跑前保暖用…今年被冻拉肚子了 sad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