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谈笑,存粹是为了凑标题。看看这张照片,呲牙咧嘴的,比哭还难看
全马320,一年越野不超过3场,最长七尖55KM(13个小时),能够顺利完成首百,拿到小金人儿,难免心满意足。兴奋之余,也记录下这几个月的经历,和我一样的白丁共勉:菜鸟,首百,小金人——你,也可以。
存粹是脑袋一热。于是16年逢抽必中的我,在垃圾箱里,收到了中签的邮件。
说是一时发热,其实也不热。港百一直在我是如雷贯耳的大赛。难度不高(据说),又有个小人可以装逼,真是首百必选。
说是一时发热,其实真的热。自从七尖后,曾下决心不玩50以上的项目。但这一次,看看周边小伙伴们纷纷没有中签,还是虚荣心占了上风,就去试试看吧。
既然报了名,就不再给自己后路。报名费、机票、住宿快速定下。就冲着这几大千的费用,也是非去不可。我在网上收集了很多资料,大致分为这么几种:
都说完成首百,至少要给自己4个月的时间。可实际上,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国庆十五天,都在EBC徒步,加上前一周不能运动,后一周休息。真正开始训练,是从10月下旬,也就是不到三个月时间。
EBC之旅,当然风光是绝对的美轮美奂,但是我要说的是高原徒步的影响。
高原徒步(最高海拔5555,平均4000多)十五天,总行程220多公里,海拔提升10000不到。
失:强度不大,长期不训练导致腿部肌肉力量退化。回来后的那周末,参加了戴村越野,左右脚,左右大腿全部抽筋,相当于损失了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杭马时一样抽筋。
得:心肺能力上了整整两个台阶。最明显的有:恢复训练后,相同配速,心率下降了10以上。爬山上坡的能力更是提升明显,自己没感觉,小伙伴们倒是纷纷称赞~。
总结:总体来看,高原徒步的十几天,还是利大于弊。损失的是临近的杭马,受益的是更远的港百。但是高原拉练的时间和强度,有待高人继续指点了…
言归正传。由于时间紧迫,不到三个月,因此只能从网上诸多攻略上总结消化,再摸索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整个训练过程,最重要的两条我认为是:
自己制定训练计划,由于工作和家庭,工作日基本上不安排大的联系。根据收集到的建议:整个备战过程,应该有2-3次的模拟训练,时间长度在6-8小时左右。下面是我做的一个计划,虽说是邯郸学步,可是落实到自己身上,真的是不堪回首:
所有拉练和比赛记录历历在目。这个量,对于大神们来说或许是小菜一碟,对我来说却实在是苦海无涯:
作为菜鸟,实在不懂需要什么特别的装备。听从小伙伴的建议,拿大红鞋拉练了几次,买了能量棒,能量胶,乳酸丸,带上强制装备,就直接冲向香港了。
比赛是周六,提前两天,周四到达香港。一方面是为了充分休息,另一方面是为了早点适应天气。
比赛前一天,没事就看海拔图和地图,然后就是默背每个CP点的计划用时。早早入睡,一夜居然睡得很好,是闹钟叫醒的。。。
赛前有人问,阿俊会不会到了终点情不自禁?其实那种“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情怀,似乎与我无缘。既没有拼到无能为力的壮怀激烈,也没有猛然脚下一绊的惊魂一刻,当然更没有超越永无止境的雄心壮志,所以也没有终点踉踉跄跄的老泪纵横。一路上,基本上就是在盘算:时间够不够?,下个CP点,需要多少时间?
路程当然会有点累,有点喘,但还是要提醒自己:留有余力,因为不知道过了半程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况(没经验…)。每到下坡,都能看到一个个老外(大长腿),本土选手(熟悉地形啊),妹子(女生似乎下坡总是特别的轻盈和凶猛)呼啸而过,此时的我,一般都是故作优雅的停下脚步,转身,“please”。心里想的“待会上坡见”。
好在港百是那种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较劲的比赛,这也是我喜欢港百的地方。既然目标是16小时,那么完成这个目标才是核心问题。只要时间落在预订的区间内,体力上没有透支的感觉,那么就可以保持住,继续下去。
不得不称赞港百的线路。多变的风景让人一路走来毫不厌倦,丛林、草甸、海滩、碎石、公路、土坡,山景/海景/市景/夜景美不胜收。晚上只能看到一两米的浓雾更是前所未见。
最感谢的是无比热情的志愿者,每到CP点,总是无力拒绝志愿者的嘘寒问暖。于是本打算学习大神们奔跑出站的计划,变成了两杯热巧克力、两个饭团子、数瓣桔子、再捎带一片面包,打着饱嗝踱步出站的变化…
跑错路一次,CP点忘拿登山杖折返两次,脚痛难忍创可贴包扎两次——这些,都是首百经验不足的教训。时刻留有余力,就是不敢发力,但不代表不尽力。顺利达成目标,就是前后几个月的回报。至于成绩,或许还可以提高,那是以后的事儿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95393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