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凌晨1点,随着飞机降落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我的2016 Vibram HK100之行也划上一个句号。在飞机上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场比赛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里面的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是在通往CP6的马鞍山山脊上差点被狂风吹下山的险境,是在CP6的帐篷里面裹着厚厚的毯子时的绝望,还是从在收容车上看到香港的夜景在窗外闪过时的不甘?但不管是哪一种,我想伴随着凄风冷雨的2016HK100也少不了感动与温暖,而正是这份感动与温暖,让这届赛事变得更加的难忘和刻骨铭心。
这次HK100之前,周围的朋友普遍都不看好我能完赛,甚至开始打赌我会在哪个点退赛。毕竟自从北马之后,我严重缺练,南马崩的惨不忍睹,HK TNF100跑了一半不到就崴脚退赛,如果让我自己说能有多大的完赛概率,我自己都不知道。但是本着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脑子进水报的名、含着泪也要跑完”的想法,我在赛前一个月开始“临阵磨枪”,主要是进行一些力量、心肺和核心的针对性训练,以此来弥补因为雾霾不能跑步造成的影响。在经过一个月的“恶补”后,我也将港百的目标定在了小铜人上,倒不是说真的有多大把握能拿到,而是我觉得,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给自己预留下足够的应对突发和意外状况的时间,从而保证完赛。
天气恐怕是所有跑越野的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所以当各大网站和社交媒体充斥着23号这个周末全国大降温的消息后,关注HK100比赛日的天气也成了每天要做的一项功课。而更为不幸的是,在出发前一晚南京还下起了雪,好在我乘坐的航班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据说22号那一天,因为天气的原因,不少选手的航班迫降广州白云机场,而22号晚上,窗外肆虐的狂风似乎也预示着,第二天的HK100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比赛。
23号早晨,依然是大风和低温,从北潭涌度假营到起点的路上,到处是穿着羽绒服的选手。在义工的帮助下,我很快的完成了存包,在起点拱门拍了几张照后,挤进人群中,等待8点的到来。十秒的倒计时、欢呼、冲过起点……还来不及好好感受开跑的兴奋,就必须严肃认真地跑起来,因为大约四、五百米后,就要上山,如果这时不跑快点抢占有利地形,上山的时候就要等很久。
拥挤的局面在进入万宜水库后得到改观。宽阔平坦的路面本应该是跑进来争取时间的绝佳时机,然而随之而来的狂风却打碎关于这一切的美好幻想,整个人被吹的斜过来了,我也不得不把脱下的皮肤风衣再穿上身,软水袋里面的水也因为比赛日的低温而变成了几近冰水的状态,只能在补给站狂喝可乐补充水份。因为低温,我在补给站也没有做过多的停留,CP4之前的补给站都只停留了不到五分钟,喝了可乐、吃了香蕉饭团三明治就出站了。在CP4的时候,终于吃到了热食,尽管是一杯没有完全泡开的泡面,然而热乎乎的汤面却给我的身体注入了能量,让我在晚上7点的时候到达了位于52K的换装点,也为拿小铜人保留了一线希望。
然而再美好的希望也敌不过残酷的现实。因为准备不足,没有带够衣服,所以出了CP5,状态急转之下,先是硬着头皮喝下软水袋里面几乎接近0度的水,然后又被马鞍山山脊上的狂风差点吹下山。一路吐了好几次,好不容易捱到了CP6,喝了杯热水,裹着毯子钻进了帐篷里,才慢慢的缓过来。尽管百般不情愿,我还是做出了退赛的决定,因为我知道以我当时的身体状况和装备,是绝对不可能支撑我完赛的,即使我硬着头皮往下走,我的身体也不可能再给我足够的能量了。在凌晨3点,坐在收容车上,看着本来期待可以在狮子山看到的夜景在车窗外闪过,心中满是不甘。朋友在微信上和我说:你一定要坚强,因为到终点的时候,你会很难过。尽管这种心情在去年的宁海有过,但是当看到终点拱门计时器的时间还在跳动,自己却要以一个退赛者的身份目睹这一切的时候,还是很想哭。在终点的帐篷里,关于比赛的后续消息不断传来,我知道有很多人在结冰的大帽山摔倒、知道比赛强行中止、知道不少选手失温甚至被困山中……我在微信群里报了平安,也更新了朋友圈,很多人都和我说:退赛没什么,无伤无痛就是最大的好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在微信、微博上扩散,这次极寒和冰冻是香港在过去几十年不曾碰上的,给赛事的进行和救援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好在最终被困的选手都获救了,而我自己尽管非常不情愿地在65K退赛,但是第二天只是大腿略有酸痛,还是可以自如的上下楼梯、逛街吃饭,顿时觉得活着真好!真是不敢想像,如果不退赛继续走下去,自己会是什么样。所以,面对比赛,狂热的背后也少不了理性的思考。
这次比赛虽然以退赛而告终,但我对自己前52K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不考虑天气和装备的因素,完赛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甚至还保留了拿小铜人的可能。这次HK100,个人感觉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几个地方是:
1、补给没有出问题。在去年5月北京TNF上,我因为前三个CP点固体食物补充过少,导致进入香山公园后开始吐,而这次HK100,我在CP5之前的每个补给点都会吃香蕉、三明治、饭团、泡面这些,不仅事先储存了能量,肠胃在52K之前也是一点儿状况都没有。
一个是在收容车的安排上。我是在CP6选择退赛的,然后凌晨三点上的收容车,然而收容车并没有把我们送到大帽山,而是把我们丢在了彩虹山地铁站,让我们再自行打车去终点。我觉得,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送到终点才对啊,毕竟外面那么冷,而且大家到了65K,身体状况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就这样让我们自己打车从彩虹山地铁打车去终点,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二是在接驳大巴的安排上。赛前,我刚刚到终点帐篷的时候,听到有人说有大巴来了,询问这时有没有人要走,因为还没有换衣服,所以我就选择了等下一趟。我心想,按照之前参加过比赛赛后“半小时一班或满座发车”,那我也不会等太长时间吧,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在换好衣服后,在大巴发车区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大巴车才上来,当时虽然已经换上羽绒服,但是仍然是冻的发抖。我能够理解当天因为有大量香港本地市民上山看冰冻,造成盘山公路拥堵,但是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多安排几辆接驳大巴,或者启用备用车辆送选手去地铁站。
三是前三个CP点没有热水。由于天气极度寒冷,我事先灌在软水袋里的水冷的没法喝,而补给点提供的纯净水也几乎像冰水一样。虽说天气冷的时候,补水问题不是那么的迫切,但是如果在比赛时,在前三个补给点提供点热水,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当然,这次HK100遭遇的严寒天气,无论对于选手或者组委会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尽管组委会在应急和救援方面的一些举措引发了争议,但是纵观整场比赛,还是有很多温暖和感动我的地方。
这位独腿老者,相信不少选手都看到了。我是在通往CP4的路上看到他的,当时我就惊呆了,要知道100公里越野对于我们这种正常人来说,都是一场身体和心灵巨大的考验,对于这位独腿老者来说,他所经历的磨难和考验不知道要比我们大多少。在超过这位老者的时候,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冲他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在他的脸上没有看到身体上的残疾给他带来的焦躁,反而看到的是平静和享受,享受一场属于自己的比赛,或者这就是HK100一直所说的“平凡人的非凡赛事”。
HK100的义工也是出了名的好。选手有什么问题,他们总能及时给予解答,即使是不属于他们职责范围的问题,他们也会告诉你应该去什么地方找什么样的义工去询问,不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记得在CP3进站的时候,有几位阿姨级的义工在补给站边上又唱又跳给我们加油,当时真的特别感动。我出站的时候,先是去给她们拍照,然后就直接过站走人,这时旁边一个义工叫住我,问我怎么不吃东西就走,我和她解释说已经吃过了,这么小的一个细节都被留心到,义工们还真是费心了。
比赛过程中,经常会迎面碰到不少香港的市民,他们看到我们这些参赛选手,会主动侧身给我们让道,还会给我们加油。在比赛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不少选手的关照。在经过一片沙滩时,壹季体能训练营的大BOSS祝贺老师让我跟在他身后,说这样可以挡风;由于赛前就被“灌输”CP2的鸡蛋三明治非常好吃,鸡蛋很嫩,所以一到这个补给点,我就开始找三明治,遍寻无果后向旁边一个在吃三明治的帅哥询问他的三明治是在哪儿拿的,这位帅哥在告诉我在哪儿拿之后,把手上拿的另一个三明治递给我,我也就毫不客气的接过来吃了;在往CP6的路上,我开始吐,不时会有过路的选手停下来询问我的情况,还有个帅哥看我穿的非常单薄,和我说“我也没有多余的衣服了,我包里还有一次性雨衣,你拿出来穿吧,至少能凑合一下”。
都说以往HK100比赛中,选手的头灯在山头上连接成线的画面是黑夜里最温暖、最能给人以力量的场景,那么这次HK100中,我得到的感动,同样是寒夜里温暖人心的力量。
卡卡在给关家良一的《跑步教我的王者风范》的跋《一本跑者写给跑者的书》中写道:“对跑者来说,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不是痛苦而是退赛的失落……在退赛决定做出的那一刹那,既是对痛苦不堪的身体的解脱,但同时是对心理的巨大的压力。一个真正的跑者一定会尽一切可能回到曾经失败过的寒道,赢回自己的一切,这一切无关任何他人,只与自己有关。当修补好了之后,一切水平就会大幅提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然经历了HK100的磨难,但好在我无伤无痛,而且增加了应对极端天气的经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HK100,我一定会“修补”好自己,然后回到赛场上,赢回这场比赛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68381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至於終點交通真的是很堵, 朋友打車去終點也只能在中途下車走上去.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