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一群人,一段路,位于中国最东海岸的小岛舟山也许从来没有因为一场跑步比赛而这样的热闹过了。国内首场人车接力的全地形酷跑比赛即将在这山海之间拉开大幕。这场赛事的最大亮点在于4名选手将通过合作接力的方式,自驾补给,完成全程120KM全地形的跑步比赛。

人车结合的团队接力赛事考验的将不仅仅是参赛者的跑步能力,更是对参赛团队协作的考验。全程120KM赛段海拔将近2000米的累计爬升,对于每一支参赛团队来说如何根据每一棒赛段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队友接棒取得最好的成绩,如何根据每段不同的状况制定合理的补给方案······这一切都会对最终的赛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原来这并不仅仅只是旁人眼中的一人奔跑,三人旁观那样的简单。

比赛前夜,60辆比赛选手用车静静地停靠在起点旁酒店的地下车库里,虽然灯光昏暗,但每一辆车上却都弥漫出一种迥异的锋芒,正如比赛当天选手们的期待一样,只等得发令枪响起的那一刻去迸发出自己最闪耀的光辉!

之前我们一直不明白为何要将这样的一场比赛选择在交通略微不便的舟山,连绵的群山和海水带来的湿气也许并不是最适合跑步的地方。但如果你亲身经历了这场并非一个人战斗的比赛后,你会发自肺腑地感到,脚下的山与路边的海正是队友间彼此信任的最好写照,而只有队员间那比海还要宽阔的胸怀也许才能铸就出整个团队比山还要高的力量吧!



在比赛的接力交换区,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焦急的等待与关切,由于赛会不设补给,因此四名队友120KM全程的补给都需要靠自己完成,当一个队员在奋力奔跑时,剩下的三名队员便肩负起了为队友补给的重任,几乎每一个完成上一棒的选手回到交换区都会迅速地被等待已久的队友簇拥起来,递上一瓶水,一个冰袋,然后一同目送接棒者的矫健身影迅速消失在不远的前方。


没有埋怨,只有鼓励,每一人都竭尽全力地燃尽自我,只为能为下一位接棒的队友争取回宝贵的时间。相比起一个人的马拉松,团队接力赛也许更加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的潜能,不为荣誉只为的是彼此间的信任。


当然一场比赛的成功除了全情投入的参赛者更需要赛事有条不紊的组织和协调,我们再来看看这场国内首次人车混合长距离接力赛事的组织能力表现是否能够让人满意。
全程120KM接力组的赛道被大致分成5个主要赛段,从跑步路线的指引上来说这次赛会还是做的相当不错,无论公路,乡间,海滩上都能够见到指向明确的路标和指引,志愿者在选手路经的岔路口都会微笑地指明方向,赛后选手们基本没有抱怨比赛中迷路的情况发生。同时道路的封闭措施也做的比较到位,在一些大的路口哪怕只有一位选手通过,交警都会拦停过往的车辆,静候选手通过后再继续放行,这种对于比赛者的尊重是我们过去在国内很多路跑比赛中都未曾见到过的。


但相较跑步选手的指引,赛会对于参赛车辆的指引工作似乎就有些不够严谨,全程十四棒接力赛段存在部分重合的路段,但赛会的车辆指引牌上并没有明确指引当前线路的棒次,同时在一些关键路口缺少志愿者的疏导,导致了很多车辆出现找不到正确交换站的情况,甚至前一棒选手抵达接力区时接棒的队友却依旧迷茫在路上,为此损失了宝贵的比赛时间。

组委会在赛前宣布的比赛规则中明确指出除了接力交换区外的任何地点都禁止补给,比赛中禁止车辆跟随比赛选手,但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我们仍然见到了不少违反规则的行为。虽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许并不影响着比赛整体进行的节奏,但组委会如果能够略微加强一些赛道情况的监督,并制定一些灵活的处罚方法的话,也许整个比赛进行将会更加公平和顺畅。


跑步运动在中国的火爆催生了许多形色各异的比赛,那这些比赛的能否成为经典永远地延续下去呢?世界上最著名的团队接力比赛“Hood To Coast”从创办至今已经有了33年的历史,而赛事的规模也从最初的八支队伍发展到如今一千多支队伍上万人参赛,支撑这项赛事一直走下去的除了主办方的悉心经营外,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团体接力跑这种比赛方式的认可以及对于这种团队精神的追求。本次Jeep极致酷跑活动在最初宣传时便打着要做中国Hood To Coast的旗号,用心可鉴,但真正要走的路似乎还很长,商业只是手段,而真正去维持一场比赛成为经典的终究还是那颗勇于从天涯奔往海角的勇气与决心。希望以后每年初夏的这个时候,在这片迷人的山海之间我们还能够再次见到这一群人与车在天地间驰骋的美好画面,而不是让这一切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中尘封进人们远去的记忆中!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