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花了整整五年,才攒够勇气挑战第一个42.195

五年前的梦想

2011年,最后一个东丽杯,我第一次站上上马的起跑线。从跑上南浦大桥时的雀跃到后来因为抽筋几乎是扶着栏杆单脚跳过东方体育中心旁的那座坡度不亚于龙腾大桥的耀龙路桥,最终在关门前不到十分钟完成自己第一个半程马拉松,一切场景历历在目。

那个时候的我立下了一个目标,在跑赢了全程冠军之后去挑战一个全马。虽然后来对于自己而言完成半马已不是一件难事,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刷新PB,然而限于训练量的不足这个目标其实一直没有完成。最接近的一次自然是在2014年,在迈进上海体育场14号门之后被全程冠军超越,在终点前不到200m功亏一篑。

转眼时间到了2015年的上马,为了让自己的上马5周年更有意义也好,冲着金质奖牌去也好,“最后一年在学校了工作之后未必有空保持日常训练更没有机会尝试全马”也罢,我终于还是第一次报名了全程。首次抽签的时候1/3的概率没中,却在候补报名抽签时中签,也算是幸运女神的格外眷顾吧。

一场不断带给自己惊喜的上马

在比赛之前,不管是NRC的教练还是身边经验丰富的老同学都认为根据我的半马成绩我应该以500甚至445为目标,但赛前唯一一次30kmLSD华丽丽跑崩和对于30km以后世界的完全未知让我不敢在首马目标上有任何的冒进。因此在比赛之前,我的目标只是安全完赛。

和过去多年一样,4点45起床,前一天买的面包和宝矿力当早餐,然后出发前往起点。大致是因为早上有雨大家不愿过早进入赛道的缘故,在存完包大约6:40进入赛道的时候,号码布上位列C区的我居然也挤入了B区中段的位置。

7点鸣枪,3分钟后过起点地毯,和一个给兴业当5小时pacer的同学一起追赶赛会时间。但是深知南京西路以前的赛段实在不值得浪费体力变线超越的我们也没有频繁变道,而是以大约645的速度前进。4.5km后,我们追上了赛会时间7分钟的配速,他开始降速履行pacer的职责,而我则在告诉他“下一次超过我时请把我按5小时的节奏带过心碎坡”之后继续加速前进。

10km,超过了445的兔子,追上了6分半的配速,开始按照原计划的节奏以6分半的速度前进。这个速度是我之前实践下来自己跑的最舒服最不费力的速度,外加对于自己的后半程实在没有信心,就暂时把匀速原则给忽略了。鉴于我的半马成绩虽然不佳但也基本上达到了6分配速,因而以6分半的速度完成前半程还是比较轻松的。随后很自然的开始逐步掉速,但惊喜的是我大约是低估了自己20~30km段保持速度的能力,最终通过30km计时地毯时用时3h25m,比最初最优的目标都快了5分钟。

因此,直到33k的时候我才被5小时的pacer同学超过。而此时一来我已经已经迈过了龙腾大桥这道坎。二来脚底开始有些许起泡(过去几年半马都是在15k左右起泡,今年抹了凡士林之后已经能够感觉效果拔群了),外加剩下10km接近2个半小时只要不抽筋怎么都能走完,便也只是和他道了声加油便由他往前了。

35k,4h10min通过,觉得自己应该能走进530甚至可以去尝试515,于是开始有意识地让自己加速,但一加速撞墙的感觉就来了——于是还是只能跑跑走走,到40k的时候觉得自己冲击515无望但基本能守住520,第一次在比赛期间上厕所(好吧一副弃聊的节奏)。最终,在12:22:00,第四次越过铺设在上海体育场的上马终点地毯,只不过这次,我走的是左侧。

一步一步往上爬

回想今年的上马,已经是万名开外的518净成绩即便对于首马而言也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成绩,正如我每次比赛前的自嘲“我就是来给我们学校提供关门成绩”一般又一次成功垫底,我也知道其实后半程自己留了一些体力(得益于此,今天自己的副反应比以往半马结束要小很多),如果拼到力竭肯定会有一个更好的成绩。但是即便如此依旧对于这个成绩十分乐呵。因为毕竟自己没有过多的整块时间用来进行LSD的训练。一直以来总觉得在没有进入专业竞技范畴的爱好者而言PB是一个在训练后提高了水平之后很自然地跑出的成绩,这大抵比冒着受伤的风险用力竭跑出的成绩更有价值吧。在没有足够时间保持高水平的训练的情况下,那就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成绩,一个一个脚印往上爬,至少“每一个比赛成绩都是PB”的感觉不也挺好么。

跑步的第一个五年,从第一个半马完赛开始,到第一个全马完赛结束。8场比赛,8个全马/半马的PB,下一个五年,期待有更多的收获。


2019上海国际马拉松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63160

您需要才能回复

本文参与的原创活动

“侬好上马”上马原创有奖活动
参与上马原创赛记活动,赢Salomon,Sunnto精美礼品。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