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做个成功的商人还是愿为看似疯狂的理想付诸一切?对卡罗·
卡罗·卡帕尔波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早年在家乡学习法律,后来又北上都灵进修经济学。成为布拉格马拉松的赛事主席之前,他做到了WordPerfect欧洲区的高管,这家如今甚少人知的公司在当时仅次于微软,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因公务关系,卡帕尔波会经常往返欧美。35岁那年,他第一次来到捷克首都,「千塔之城」布拉格。就如同阅历过千万种风景,却仍然会有个地方撩拨的你心痒痒,愿意呆上很久怎样都看不腻,布拉格对卡帕尔波来说就是如此。一方面从广场到街巷,布拉格满目是精彩,另一方面,90年代初期的东欧就像正在剧烈运动中的大陆板块,一夜间社会变得陌生而新秩序又被快速建立。共产主义的“墙”倒了下来,墙背面的世界充满吸引力,布拉格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城市。
卡帕尔波将布拉格作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地。商业目的外,有太多对它的好奇心需要花时间逐一解答。卡帕尔波在这里开了家咨询公司,同时还写了本关于欧洲企业家在捷克如何投资的书。刚开始
举办马拉松的设想也是机缘巧合。1993年,卡帕尔波的同胞杰林多·博尔丁(Gelindo Bordin)来布拉格看望他。博尔丁是意大利长跑史上的传奇人物,拿到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马拉松(2小时10分32秒)、1988年波士顿马拉松(2小时08分19秒)
(意大利长跑传奇
市政府的人觉得这个意大利人疯了,他们理解的马拉松应该是奥运会和锦标赛那样,不到百来个精英选手,沿着设计好的赛道竞赛,“怎么可能会有普通群众参与,并且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规模?”市长也觉得“欧洲的纽约马拉松”计划如同天方夜谭,对
卡帕尔波很兴奋,当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曾经梦想着将这座城市建造为欧洲大陆的首都,然而最终未果,如今自己却很可能给这座千年古城一次重新让世人注目的机会,千塔之城的浓雾也许会因为马拉松的举办而拨出灿烂。商人的执行力坚决得吓人,卡帕尔波很快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尽可能快速让接下来的事情高效推进下去。避免夜长梦多,第一届布拉格马拉松定在了1995年的春天。
在当时的捷克,举办大型活动遇到的挑战会非常多。形式上的墙倒下了,人们心里的墙却得花更多时间才能搬除。前任政局留下的老官僚主义,当地人的不信任,这些都让事情的推进并不太顺。卡帕尔波的商界朋友们此时都表现的很谨慎,他们并不看好在充满未知的新捷克举办大型活动能产出什么价值。这些人的建议是:你别瞎折腾,好好休息下,睡个好觉再想想做点别的东西吧。这里是布拉格,不是巴黎也不是伦敦!
商人的头脑和做咨询的经历在很多时候帮助了
他的游说很真诚,赞助商们也表示可以尝试合作看看。90年代初马拉松远非如今的火爆景象,何况捷克的市场前景还有待评估。如果只是普通冠名赞助,尚未落地的布拉格马拉松并不足以打动赞助商,卡帕尔波想了办法,他邀请赞助商更多的参与赛事,比如一些组织工作。时至今日,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十大之一的布拉格马拉松,包括阿迪达斯、大众、希尔顿、布拉格机场、玛多尼(含气矿泉水)、HERVIS(捷克运动品牌商)这些主要赞助商,无一不是在初期就建立了关系。这种共同成长的模式用如今时髦的词来说,就是共赢。
(首届布拉格马拉松的logo,背景是
1995年6月,首届布拉格马拉松在老城中心的老城广场鸣枪,总计958人参加了当时的比赛。此后每一年,布拉格马拉松都以惊人的速度蹿升着发展,其附加赛事和组别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它不但是世界最美的赛道,也是最快速的之一。如今有2/3的选手来自境外,超过55个国家的人参与到马拉松里。
2014年,布拉格马拉松迎来了第20个年头,在接受《metro》采访时卡帕尔波袒露心声,这20年中其实他有很多次想放弃,但最终都把这些念头掐死在脑袋里,并未对任何一个人说起过。他非常骄傲布拉格的市民、合作伙伴、以及自己的团队成员。
“每年比赛期间,我最喜欢的是比赛前那个晚上。一整夜大家都会忙不停,我们在街道上布置,然后看到很多有趣的情景。在清晨比赛前我们会把一切准备妥当。大概七点的时候我都会回家换身衣服,回家路上会看到选手们背着我们的赛事包,摩肩接踵前往起点。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