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份起,自己在身边各路经常晒跑步朋友的感召下开始了跑步生涯,从最初的3公里都跑不下来逐渐进步到5公里、7公里、10公里、12公里,在郑开半马前,最长的单次跑步距离是17公里。然而我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的励志,是因为无论从禀赋和勤奋程度上来说,我在业余跑者中也只能算是末流水准。
跑量上:去年9月跑的最多,也不过120多公里,入冬以后勉强维持90公里上下的月跑量;转过年来的1、2月,滑雪啊过年啊之类的事情挤占了不少跑步的时间,月跑量骤降到20公里上下;进入3月,眼见着郑开半马近在眼前,才又开始强迫着自己增加跑步次数。无奈身体状态始终欠佳,单次的跑步距离都不长,直到赛前3天非常痛苦地跑了一次13.6公里,算是给自己吃了一颗争取完赛的定心丸。
速度上:只有一个字——慢,不仅配速慢,进步速度也很慢。自从跑步一个月以后平均配速进了7分之后,6分的配速对我来说就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旦速度过快,心肺和膝盖就会同时报警。身为一个胖子(180cm身高,开始跑步时195斤,最多降到180斤,近期又反弹到185斤上下),出于安全起见,我一直以6’30‘’-6‘50‘’的配速维持着自己的跑步训练,相比起身边很多人,进步速度慢得令人发指。
此外,我一直对核心力量训练和跑前热身跑后拉伸等做的不够认真,也从未对自己的跑姿做过系统修正,这种业余心态加上勤奋不足和很低的禀赋值,共同决定了在跑步这件事上我所遇到的现实瓶颈。当然,能力上的原地踏步并不妨碍我在跑步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去年年底我在总结14年的体育生活时,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相对于其他项目,枯燥的跑步对人精神状态的塑造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就我自己而言,每次上路跑起来都需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跑步途中也总是不可避免地遇到种种极限,但每完成一次奔跑,无论状态是好是坏,带给我的不仅是身体舒爽,更有成就感、满足感和高涨的自信心。这或许有些自我麻醉的意味,但以往那种空虚度日的沮丧感和自责情绪的的确确在跑步生活开始后离我远去了。在痛感中得到快感,恐怕才是所谓“跑步是与疲惫生活的正面交锋”背后的真相。我痛恨跑步,但又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它。
这种爱恨交加的心态令我始终没有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所以这次郑开马拉松作为自己的处子赛(之前只参加过一次新百伦”慢跑英雄“6公里跑,算不上正式比赛),我始终告诫自己——重在参与、不要逞能、安全完赛最重要。参照此前平均配速6’45‘’完成过17公里的底子计算,如果能够以平均7分配速、总计230以内完赛,就是我可以接受的成绩。
于是,作为这样一个能力有限又不那么认真的初段跑友,我踏上了3月28日南下郑州的高铁。
28日中午,下了高铁出站时就看到很多穿着跑鞋的同行者,想必都是北京来的跑友。带着一点点兴奋,我没吃饭就直接到了领装备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随后就迎来了杯具的一个下午。许是参赛经验不足吧,但我还是要吐槽下郑开发装备环节的组织,实在不像一个已经近十年历史赛事的组织水平。我傻乎乎看着”半程马拉松装备领取处“的指示牌就跟着排队,排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快到队首了才被告知还得先排另一个队,用确认函换取一张绿色的卡片才能领装备,然后衣服和芯片还得分别领……细节不多说了,总之在排了三次队之后,总算是领齐了装备。付出的代价是脖子后面被晒伤,和因手机没电绕了很大一段路才找到预定的汉庭酒店。
傍晚和凯元夫妇汇合后吃的大众点评上评分颇高的一家老字号国营餐馆——河南食府。本来以为这里会被慕名而来的外地跑友挤爆,没想到吃饭的时候整个大厅算上我们只有两桌……饭后在二七纪念塔和郑东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分别转了转,感受了同一座城市里两种典型到极致的现代化模板。
整理好装备后酣然谁去,一夜无话。
【比赛日】
过程的艰难从比赛日的开始就已注定。我们想当然地以为从酒店赶去集合地的路上会有吃早餐的地方,结果不仅没看见早餐铺,连想象中的地铁站自动贩售机也没找见,只好饿着肚子上了摆渡车,不习惯空腹跑步的我已心中隐隐觉得不妙。到了检录处,受到人群兴奋情绪的感染,倒是暂时忘掉了这些,带着嗨劲儿冲过起跑线。
前几公里基本上还沉浸在初次参赛的新鲜感中,哪怕一直被超越,我俩还乐观地猜测很多人过了10公里必然掉速,我们只要稳住配速就能在后半程超别人(事实证明,到了后半程虽然确实开始超了一些开始走的选手,但主要还是被人超)。好在速度不快,一路与路边喊着”中国队,加油“(这句口号听起来真是有种莫名的喜感)的乡村小朋友互动,聊着天,时不时还灌一鼻子旁边田里飘过来的大粪味儿,在直直的郑开大道上,靠着半年多积累下来的能力,还算轻松地跑过了12公里,这一阶段平均配速大概6‘40’‘。
困难在13公里处不期而至。我的能量仿佛突然耗尽,肚子开始不争气地咕咕叫,双腿愈发沉重,配速开始一路跌向7分开外。15公里开始,我只能跑跑走走,不断地在”跑不动了我得走几步……快走大腿反而更酸,还是跑吧……跑不动了我得走几步……“中循环,每到一处补给点就停下来喝水,给自己一个堂而皇之歇会儿的理由。这种越跑越慢的状态煎熬着到了19公里(12到19公里配速分别是:7’00‘’-7‘13’‘-7’19‘’-7‘25’‘-7’20‘’-7‘49’‘-8’04‘’-8‘07’‘),终于在一小罐道边买的乳酸菌饮料和一瓶渴望已久的运动饮料的能量补给下找回点状态,艰难提速,以最后两公里平均7’16‘’的速度到达终点,最后两百米还象征性地冲刺了一下。听到芯片撞线后的滴答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谢天谢地,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最终以枪声成绩2:37:09/ 芯片成绩2:31:24/ Nike Running 自计成绩2:29:44完赛,基本和赛前预期的一致,但对自己有些失望的地方在于没能做到一直跑,总觉得或许当时咬咬牙能一直用跑而不穿插着走呢,毕竟实际上走的距离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公里。然而后悔是没有用的,崩了就是崩了,或许再置我于那样的身体压力之下,也还是会双腿一软走上几步。
赛前想当然地觉得以半马的距离应该不需要自己准备能量胶,组委会提供的补给应该够吃喝了,然而现实是半马终点完赛后才有吃的,如果没吃早餐又不自备一些能量补给,半程路上几乎没有进食的条件。不过也不能全然归咎于没吃早饭,以我对自己这段时间身体状态的观察,恐怕即便吃了早饭,过了15公里也还是会跑崩。
经此一役,我对此前期待的年内完成全马的目标不再乐观,冷静地以适应半马强度为短期目标。同时,为了减少膝盖和腿筋(说不准专业名词)的压力,继续降体重刻不容缓,核心力量训练也不能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两个月后的秦皇岛半马对我而言依然不做成绩上的期待,只求完整地”跑“下来。
视频日记在这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IzNjA4NDU2.html
PS:一个小插曲——在大约18公里处我俩眼睁睁看着一只530兔子抽筋,估计是退赛了,不知是什么心态作祟,好像这一幕还给自己增添了点挑战全马的信心。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381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