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鼋头渚。五个字里好多人一半也不认识,可见无锡是多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图 / Catherine
跑马读城,一直是我所喜闻乐见
比赛前一天,装模做样的起来跑步
明代初年,无锡荣氏始祖荣清迁来无锡,定居于梁溪河下游北岸,督率子孙辟草荒、筑河坝、建家宅,逐渐使之成为田地平畴,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有粮田、鱼池、桑竹等的安身立命之所,初步建立了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落。
荣巷老街呈东西走向,“∽”状, 当地人说是“龙”形。现在的标准路名叫“荣巷街”。和很多江南的旧巷一样,百多年前的荣巷街也应该是青石板路。
在这条老巷里,深烙着中国民族工业先驱留下的足迹。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就出生在这里。
和王老师、吕老师地铁站汇合一起,俩人小跑三公里,我骑共享单车带路,沿途路口可见无锡马拉松大路牌,很是方便。由于已经是领物第二天了,人不是很多,入口的分区通道不用分了,随便哪个入口都可以。室外的大型线路牌前有几个专门解说介绍的志愿者,解答选手的各种问题,显然接受过严格培训,无锡马的志愿者服装很帅气,醒目好看,广场也随处可见赛事专员。
领物流程顺畅高效,参加这么多赛事,也就北京、上海、无锡如此,越来越国际化了。赛前的短信轰炸,从各种信息到天气细节都有,与时俱进的参赛小程序与选手信息捆绑,清楚的知道关于比赛的一切。
博览会规模虽小,但所有的比赛博览会都差不多吧。微缩拱门可以拍照留念,独出心裁的名牌很有意思,朋友在赛道上时还有志愿者直呼名字为其加油,想必也是特别培训的缘故。asiks的展览科技感十足,10秒视频也是新玩意。
领完装备骑车去南长街,疲疲和馒头汇合,步行街意大利小店吃披萨、意面,小酌聊天……老街上的悠闲时光。下午又逛了清名桥、南下塘,顺路去了钱钟书故居,依然施工不开放。
比赛日预报有小阵雨,这我到是很期待,不然太热了。早起气温还有点小凉,附近没有早餐店,只能半路肯德基解决了。新的一年的第一马,因为冬天没怎么训练,对成绩自然是没什么期待,只想舒服点跑,享受比赛。而现实却是不如想象的完美……
好在观众和志愿者很热情,有个老黑,沿途不停的和观众击掌互动,玩的甚是开心。进入鼋头渚景区,沿途是熟悉的景色,春花烂漫心情也好,跑跑停停拍摄,倒也不累。
分区跑使同一速度的选手都在一起,所以一路上前后总是和相同的人一起相遇。跟了一段545兔子,觉得慢就自己跑了,可没一会又被追上,如此反复最后几公里彻底被甩包。
天气晒热,说好的小雨也没来,跑的有点无精打采,这样下去容易被关门的,不断的让自己跑起来,每一个补给站都进一下,当做休息。后半程已经是走跑结合了,最后在终点看着时间:06:04:45,居然还要凑个整,踩着点06:05玩赛。
本来就对成绩没抱什么期待,可完赛之后多少有点落寞,这样的成绩多少有点对不起赛道的景致以及志愿者的热情,想想东东、馒头这些大神们为了赛事成绩严格训练控制饮食,如此自律。即使同为吃货的疲疲也跑出顺畅的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自己并不是想和大神们一样,那不现实。选择一个城市的马拉松是对一个城市的期许,选择一场赛事是对自己能顺畅奔跑的愿望。
排除北方冬季训练不便和工作原因,终究个人的努力和认真的程度还是有点漫不经心,以不关门为标杆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在赛道上煎熬混过终点还不如不参赛。赛事已经做的越来越极致,作为参与者和被服务者也应当适当提升。
如此想来,恐怕是要告别全马赛事一段时间,何时能以顺畅的奔跑来享受赛道,才是对马拉松的敬畏。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200818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