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100度沸腾,碳能在600度燃烧,即使零下50度的严寒也无法阻止极地探险人的热情,倘若万物都有它闪耀绽放的温度,那么在东经127度,北纬45度,哈尔滨告诉你,这里有二十度的夏天,这里有无法用温度衡量的“冰城”哈尔滨国际马拉松。
老实说”完整地“参加哈马这场“口碑”赛事原本不在自己的赛事计划list之上,经历了上半年东营黄河口的溃败和兰州意外的奋起PB,作为马拉松一年级生的自己原本也将目标瞄向了9月的北马。当爱燃烧放出哈马众测的机会,其实自己已经报名了本次哈马的半程,计划作为北马的拉练。
然而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冒出诸多无法解释的想法和本能的反应,或许觉得距离北马地时间还长,或许觉得用更长距离的LSD做赛前准备拉练更合适,无论是何种奈何不能自已的理由,最终依然不由自主地报名了爱燃烧地众测名额。但凡做事总得较真,处女座的秉性不能摒弃,诚然自己之前的赛记大多是自说自话的娱乐,自己的拍照技术也鲜有所谓地大片效果,但申请了便还是要认真,规规整整地写下哈马众测的理由,竟然发现众测理由早已严重超过字数!提炼,精简,上交,时刻等待关注名额的选拔,感谢爱燃烧的编辑最后不吝惜给予的机会,哈马上路我来了。
考虑自己之前跑过的马拉松也颇具代表性,首马神户马拉松是典型的日本马拉松代表,观众热情,赛事注重办赛细节,补给充足丰富。今年的首次半马无锡,赛事组织号称国内一流,纵然遇到今年突降暴雨的天气也不能阻止成为今年最多人次刷新PB的国内赛事。黄河口东营马拉松,CAA金牌国际田联金标,如此高规格的赛事的组织令人“瞠目结舌,唏嘘不已”。“西北第一马”兰州马拉松,黄河边的西北风情让我体验了堪比甚至超越神户的热情。此次参加哈马——第一届便积累下优质口碑的赛事,不免要在诸多方面与这些赛事比较,尽力奉上完整的体验。
8月25日 周五 飞抵哈尔滨,赛前一天
从开始跑马日子开始,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早已习惯了早班机,7点40的航班,提早到达机场,登机,试图睡去而不得,证明自己的心态还是不能调整到平复。奈何一次马拉松便是一次逃脱办公室电脑前的放纵,心情又怎能如何不激动。抵达机场,等待托运的时间这次异常地长,似乎也又证明好事也得多磨那么一小会儿。终于拿到背包将要走出候机楼视野里突然出现一帮身穿绿衣的美丽小姐姐!哈马组委会在机场和火车站都安排了接站志愿者和流水接驳巴士,直接接送参赛选手抵达领取装备场地——江沿小学校。这在参加过的国内赛事里还是第一次遇到,初遇映像分直接拉高了一个档次!
往乘车点走的过程中,我询问了志愿者小伙子(小姐姐又去接别人了!),接站工作从周四开始,晚上持续到接近10点,仅从参赛选手接站这一项服务上,足见组委会对外地跑友表现出的充分友好度。从机场的出发的大巴每20分钟流水发车,用时一个小时到达位于市中心中央大街的江沿小学校。
抵达停车点后,志愿者们并没有直接离去,而是继续带队所有的跑友拐弯到达领物场地,并告诉大家已经到达领物场地后才礼貌离去,仅就接驳志愿服务这一项,真的是必须给满分。
哈马的领物场地位于江沿小学校的后操场,从场地来说是比较小的,考虑到哈马的参赛人次20000人对比兰州少了近一半,对于无锡也少了1/3,这样的领物场地安排不能说特别宽阔但也可以理解。中午12点左右到达领物场地,加之已经是最后一天领物,外地跑友集中抵达,整个领物场地略显拥挤,排队属于正常现象,好在秩序比较良好,并无什么混乱现象。自己号码所在号段的没有排队,顺利地领到自己的号码,检测芯片只有一个窗口,排队用时约2分钟,完成芯片检测。哈马的参赛T和很多比赛一样也是可以在现场更换,领取后统一在咨询窗口更换,没有出现号码短缺的情况。
受限于场地的大小,哈马的领物现场的赞助商活动老实说就有点寒蝉了。除了舞台之外,跑能,肌效贴,腰包等少数几个赞助商摊位之外,便再没有其他现场活动。我发现有一块马拉松博览会(二)的指引板,根据方向过去寻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最后一天领物,已经撤台的关系,也没有发现博览会的迹象。
对比无锡马拉松在新体育中心的全楼层覆盖,手表、跑鞋顶级赞助商的加盟,以及兰州在整个会展中心外围巨大领物场地和本地赞助商表演场地、舞台。第二年的举办的哈马在领物环节,没有出错也不能说有惊喜,组委会组织方的招商运作能力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完成领物,在周边吃过午饭终于便先回到了酒店休息,哈马的领物包完整内容奉上,给自己的装备拍明天的上装照,便先行休息小憩。哈马的参赛包的特色有两点,一是有除了一次性雨衣之外还提供一件保暖背心,设计颇有高大上之风,如果早上无雨或者想保暖地也更有风度一些,这件背心无疑是利器;此外继承首届哈马特色,红领巾是哈马参赛包的必备,在领物现场也有不少跑友直接带着照相,一个跑团齐刷刷地一排红领巾,甚是威风倒也不失情怀了。
(哈马赛事包)
在中央大街上没什么目地游走,路的尽头现场画像地摊位略显空荡的景象,静谧地仿佛让人回到了小时候的90年代。哈马的起点拱门就静静地伫立在马路对面,明早她将引来数万跑者的欢愉穿越。而此时几百米之外的马迭尔西餐厅二楼上,帅气的俄罗斯手风琴手正拉着欢快的曲调博得阵阵喝彩。当你穿过这片喧闹,漫步到中央大街的尽头,夜幕微风下中央大街地标志牌再次绘出了欧陆风情般的景致。横穿过尚志大街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比预想中小一点的建筑的正面围满了驻足的旅人和游客,充满了喧闹。但当你走近她,环绕而行的那一刻竟能发现一种特殊的静谧,既不伟岸,却不失神秘和庄重。
4点半准时起床,昨天准备的俄罗斯面包+哈尔滨红肠早餐足够特色,略饮少许咖啡促进排空。洗澡,换装,再排空,整装向场地出发。
哈尔滨赛前几天迎来北方的一次普遍降水,早晚气温只有12度上下。26日6点30分出门时的体感温度甚至只有10度,对于经历青岛动辄低温28度,湿度100%的潮热天气,幸福感瞬间爆棚!原本预报的多云也如约而至,微透着曙光的天空无不意味着这是适宜比赛的完美天气。
因为住在尚志大街南端,北端就是检录场地,一路非常方便地直抵集结区。
只要进入尚志大街便能看到运动员集结区地指示牌,在每个十字路口地左右两端各有一块指引牌,同时还有志愿者进行引导,没有走错延误的可能。
整体来说哈马的集结引导分区清楚,尚志大街整条大街道路宽敞也非常适合作为集结场地。存包分车规则明确,存包也基本不需要排队,存包结束后还会给号码布上盖戳,(后面的完赛、取包也会盖戳,比较新奇的做法)。如果一定吹毛求疵的话或许有两点可以提高:1)各个存衣车之间位置有些近,当跑友突然聚集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短暂排队的现象;2)存衣车使用的是大巴车,虽然对比无锡马拉松的小商务车档次看起来比较高,但实用性不强,车门小造成志愿者有施展不开的情况出现,存包也得通过大巴车小门一个一个传递进入,不免有些繁琐、低效。
洗手间的设置个人认为是最能提现马拉松赛事组织功力的地方之一。跑神户马拉松时在起点就有大量洗手间的设置,神户的做法是将大量的洗手间圈起来,然后跑者统一排队,哪个洗手间空出自动排队递补。这样的做法避免了有人在洗手间时间较长而造成单个洗手间排队时间过长的现象,整体提升了洗手间的使用效率。
可惜的是在国内似乎还没有比赛采取这种方式,大部分还是在洗手间门口挨个排队,多以数量取胜的做法,至于等待时间就只能碰运气了。兰州为男性跑友搭建了简易洗手间,如果只是赛前的轻轻一leak倒是省时的选择。哈马的参赛人数虽然没有无锡、兰州人数多,但起点的洗手间(数量)设置上绝对不输给二者。进入全程A区集结区后,西侧首先就有15个左右的洗手间,右拐后马上发现进入起跑区两侧还有大量洗手间(50间左右!)。如此多的洗手间数量布置可以说大大出乎自己的想象,更为良心的是洗手间内部真的是国内第一流的简易洗手间,有纸!有纸!有纸!排水下水通畅,似乎连空间都比其他的简易洗手间大,体验感觉简直不要太幸福!(对了,东营我都说的就是你!)
(西侧洗手间)
通过颇具特色的友谊路公交车枢纽站,哈马只有全程A区半程B区两个分区,后续随着参赛跑者人数增加,或应当考虑更严格的分区制度。进入起跑区,已经涌入了大量的跑者。其实在起跑区和公交枢纽站中间还有一块开阔地带,是不错的热身场地。
8月26日 周六 比赛日 起跑!
能力不足,功课来凑,整个哈马的赛道赛前专门做了研究,应该说还是自己非常喜欢的。
首先从难度来说全程基本没有连续大的起伏,比较大的一段上坡既是10KM左右跑上阳明滩大桥,后来实际证明这段上坡的难度也不是很大,赛道后半程几乎没有明显的上下坡,无疑对于期望取得好成绩的选手颇为有利。此外,赛道的前5KM是一个下降的缓坡,从实际体验来看,除了5公里之后有一个很缓到可以忽略的上坡之外,在7KM马上又出现下坡。总结来说在赛道前半部分,除了几处几乎完全没有难度的上坡外,下坡还颇多,非常利于起跑的加速和对比赛的适应。而在赛前对于这条赛道的担心主要集中在后半程,通过之前的了解赛道后半程主要在新区,观众可能也会较少。实际情况也确实出现了此类情况,好在组委会贴心的安排弥补了不少这方面的缺憾。
起跑—10KM
7点半准时发枪,经历3分钟通过计时毯,略微调整自己便进入自己预设的配速。奔跑在友谊路这条宽阔的赛道上,几乎不会感到拥挤(无锡,说你呢!)。遵从自己的习惯我还是选择靠近右侧的道路前进,一方面不会阻挡赛道中央速度较快的选手通过,一方面也能直接感受和体验沿途观众的热情,给自己的漫漫全程一个彭勃地开场。
如果说无锡赛道沿途是组委会不时安排的江南美女,兰州赛道沿途是永远分贝不减的激情“兰州喊”,东营赛道充满朴实的好客山东银,那么哈马赛道两侧绝对是一场长而激情的杂烩盛宴!
且看,第一波大妈腰鼓队刚刚登场,远处的第二方针大妈合唱团早已亮嗓鸣唱,当大妈合唱团的歌声还未飘远,前方的大妈健美操队也已经开始亮相!除了各种大妈表演队,前10KM的赛道还不时夹杂着模特梯台秀(4KM处),军乐队(9KM处)的激情走秀和演奏!整个前10KM让人有一种置身啤酒节一般地恍惚,即使只有体感10度的冰城传递地都是满满的热情和温度。
(多云天气,舒适起跑)
这一赛段段路段最大的特色就是跑上阳明滩大桥,总共有8公里的路段是在桥上奔跑。跑表时间已经过去50分钟,跟随自己的配速计划,拐过群力大道最后一个拐弯,便一眼望见阳明滩大桥的上桥引桥。整个引桥长度约200m左右,坡度约在20度上下,坡度不大,长度不短。在这里还是有不少跑友上桥减慢了配速,也有少量缓步徐行的。但这条上桥引桥其实属于看似困难,跑则不然的路线,因为处在赛段前半程大家的体力普遍较好加之坡度又低,可以说难度基本可以忽略的了。同样,对于跑过神户33K之后那个50度5层楼高的(!)大坡的自己几乎没有的挑战,略微调整步伐保持配速一路上桥。
行进到这里出现了赛事组织方面第一个与规划不同的地方。根据规划在阳明滩大桥之前应有一处10KM处的饮水/饮料/能量的补给站,在上坡前这本是非常合理的设置,对于环节上桥的心理压力作用非凡。然而估计是受困于群里大道右拐后距离上桥只有150m左右的距离,原本本该出现的补给站并没有出现。对于初次跑马面临上桥,或者赛前研究地图的跑友来说,这个偏离计划多少有点意外。换句话说如果在7.5KM左右的补给站你没有进站的话,则需要至少坚持5KM以上的距离,并爬上一个看似不短的上坡才能迎来下一次补给,这多少算一点计划之外的小偏驳吧!
纵然如此,哈马前半程赛道两旁接二连三的加油啦啦队也足以大大转移跑者们的注意力,起到减轻心理上压力的作用,更何况当爬上引桥之后发现补给站就在百米之外的那份淡定,对于应对这样的问题可谓是并无压力。
在阳明滩大桥段的奔跑是非常愉悦的过程,行进到这里时已经是8点半前后,清晨的云层已然散开了不少,太阳却没那么刺眼,加上不时刮过并不小的风,这段的里程颇为惬意。因为之前的10KM补给站移到了桥上,直接到下一个补给站12.5KM只有1KM左右的距离。马上给人造成了一种哈马的补给站怎么也吃吃吃吃不完的感觉!
哈马远近闻名的补给也从阳明滩大桥开始正式拉开了序幕。这里再次出现了和赛前规划布置不一致的地方,根据参赛指南和地图显示7.5KM的能量补给站之后下一个能量补给站要到15K之后,这之后能量补给站是17K,下桥之前还有两处水站,总共在桥上有4个补给站。 然而实际情况是:每个补给站都是能量站!都可以吃吃吃!几乎一公里多一点就一个补给站!跑7、8分钟就得停下来吃一顿!!!想要在哈马PB跑友,纵然天气再给力,你能逃得过阳明滩美食大排档么!你能逃得过右手一边吃,左手一边看喀秋莎歌舞表演的赛(Jie)道么?!
【特别鸣谢——跑友大王提供,半程补给随拍,不少是在阳明滩大桥之上】
(大王现身!水冰月护法!)
自己在赛后也特别回忆了这个赛段 :能有如此丰富的补给设置的一个原因是除了官方的补给站之外,赛道上还有大量地赞助商补给站,不断出现的秋林里道斯、肯德基补给站几乎源源不断的供应红肠、面包和格瓦斯,以至于自己喝了不少格瓦斯,在快跑下桥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打嗝的现象!恍惚间还得提问一下自己,莫非我是跑了一场越野么?
不过这段路段自己也出了一个小小的意外,13KM左右的水站出站时,因为躲避前方突然横切的选手,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踩到了异物,左腿小腿马上出现了强烈的抽搐感!这在自己的跑马过程中是头一回遇到的尴尬,想想三个月前在东营25KM后跑崩的惨状,感慨不会昨天的朋友圈真的要应验吧!
于是乎只能破天荒的在这个距离就开始减速,在桥上的边道拉伸、压腿,慢起步,感觉还是不适,再减速,再压腿,再起步。如此往复循环了约2KM,同时变换自己跑姿落脚的着力点,终于在17KM快下桥之前勉强感觉不到痛感,实在是万幸。
半程分叉点—32KM
下了阳明滩大桥跑过18KM便即将迎来全程/半程的分道。从分道前500m就开始有指示牌出现,中间还伴有志愿者不断提醒、大喇叭高声广播以及相继出现的分道指示牌,可以说在赛道指引方面哈马做到了清晰、明确、预判性,这方面几无可以挑剔的地方。
从开始跑全马开始,受制于自己渣一般的实力和配速,但凡分道那一刻总有一种孤独前行的感觉,哈马的分道伊始也不乏这种感觉。
哈马的后半程全部设置在松花江北岸的新区,对比起跑前5公里的喧闹和大桥上吃吃喝喝地喧哗,多少竟有当天少有的冷清之感。分道之后给跑者的感受除了人少了不少之后,补给也进入了“正常”的状态,跟桥上的盛况相比“冷清感”因为站点数量的减少也油然而生了出来。纵然如此,后半程的补给点还是按照赛道规划的依次出现,至于能量站和水站的交替频次,基本也超出赛前的指示规划,能做到前后三个站点中有2个提供食物补给服务。
从赛道来看,跑过22K万达文化旅游城的之后基本进入相对单调的环境。道路虽然平坦,但沿途除了志愿者已经鲜有观众,赛道两侧的风景也以新区的高楼为主没有特别的特色。从自己的角度,22K之后也进入了自己最艰难的阶段。青岛夏天湿热的温度和赛前连续的加班导致的训练量不足的后果开始逐步凸显,25K之后之前拉到的左腿小腿和膝盖周边开始出现了肌肉反应的症状,无奈减速逐步进入跑走结合的状态,撞墙期提前来临了。遥想611的兰马,赛前训练充足,一直死磕道37K才第一次减速快走,让人再次不得不感慨“马拉松如人生,有付出才有回报”!纵使这样,在每一个医疗点云南白药喷雾剂的缓解下,始终没有爆发特别严重的抽筋现象,结合自己盐丸、能量胶的补给计划,感觉最艰难的感觉在30K之后竟然有减轻之势着实出乎自己的意料。
这段路程,体现组委会用心的有两点无疑最为突出:
1)作为不折不扣的慢速体验型跑者,25K之后自己已经被430的兔子超越,30K之后已经可以发现500的兔子在35K折返。然而即使是慢速跑者自己也能享受道充分的云南白药喷雾服务对于经历撞墙期的自己实在是不能再幸福的体验(东营,说你呢!跑慢的喷个毛都没有啊)!除了每个医疗点基本配备了喷雾之外,几乎每隔一段路程你都能发现穿赛道救援的志愿者也都有喷雾可以,这种安排一方面大大缓解了医疗站的喷雾供给压力,一方面可以实时地为跑者提供服务,避免跑者必须坚持忍耐,然后再一窝蜂挤到医疗点发现没有喷雾地窘境,如此地安排实在帖子和高效;
2)组委会在沿江地新区赛段设置了多处临时演出站为跑者加油,每个站点虽然也只有2、3个艺人,但吹拉弹唱无所不尽其极,音箱喇叭分贝高亢,令你再痛苦无言,也会不禁会微微一笑感慨组委会的良苦用心,感谢艺人们的用心演出。
32KM—终点
从32K之后自己的状态逐渐有了缓解回升的态势,再次遇到了剩余10公里的指示牌。心里思索今天拉练的任务已经结束,后面的10KM放轻松,不要给自己频添伤病,整个人瞬间心态放松了下来,哈马已经跑过3/4,告诉自己要好好体验剩下的10K赛道。
果然,一个转弯之后便迎来了意外之喜的欢快。先是遭遇俄罗斯美女的降温水枪袭击,本想掏出手机拍照都被击退了回去(囧囧囧),马上又迎来一个计划之外的补给站,这里竟然出现了窝窝头补给!往前跑了没两步到达哈尔滨大剧院门前,又再次应景地出现军乐队表演!演奏壮丽雄浑令人为之一震,远处300m处又出现了不断为痛苦中的跑者鼓劲加油的啦啦队姐姐们。一时间,萨克斯声、军号声、欢呼声、加油声让人又一种马上要冲线般得恍惚。自己的腿部在之前补充了一剂耐力型GU能量胶之后抽筋的感觉已经逐渐消退,一时间甚至感到轻快了起来。跑过哈尔滨大剧院后,迎来了落后5K的待折返队伍,瞬间轻快的心情更加要想放飞,不觉之间自己竟然开始了加速!哈尔滨赐予了我在之前的全马体验中真是从未到达的状态和境界。
抵达36KM的松北大道后将进入最后一段3KM笔直的赛道,39KM后之后就将进入太阳岛风景区预备冲线。此时距离发枪已经过了4个小时进入中午,松北大道的对向车道已经解封,这一路段的跑者向南奔跑迎来了今天赛事最晒的一段路程。赛后自己回忆,如果不是26日哈尔滨适宜的温度,风力和早上分布的云层,其实从阳明滩大桥开始跑者就需要经历暴晒的考验了,这点有东营颇为相似,对比兰州赛道两侧种植的大量遮阳树木,哈马的后半程赛道纵然平坦,但对于慢速跑者确实也是不小的考验。
赛道设置不易,想必组委会也充分到这点,从30K开始到进入太阳岛风景区39K之前,基本做到了每两公里就有一个喷淋点,这意味着对于快速的跑者,10分钟之内就能经历两次降温服务,而对于慢速跑者,哪怕你在经历撞墙的痛苦,每次吃吃喝喝之后5分钟之内又能再享受一次“淋浴”,这痛苦的感受也能降低不少吧
此时的自己虽不能说游刃有余,但也足够做到有的放矢。为了防止兰州PB后特别痛苦漫长的恢复,自己还是选择了跑走结合方式完成最后的里程,不时配速回到620之内,不时在路旁压压腿防止抽筋复发。
拐入太阳岛景区后,终于迎来了不少的树荫,此时稍微加速,竟然也能超越部分跑者,自己也着实兴奋。
【赛道其他】
补给,哈马的补给无需多言,贯穿始终,品类丰富也颇具地方特色。在补给站的的设置上,组委会补给站和赞助商补给站的结合,大大扩充了补给品丰富的种类和充足的数量。当冲过终点时,现场主持人还在一边宣传着哈马道“论补给,哈马是全国最好的!” 这句话说的堪称底气够足,腰板够硬。如果一定吹毛求疵的话,就是和跑过的神户对比,哈马的补给虽丰盛,但在准备上会有时出现不能及时准备完成的情况。可以看到桌子旁的箱子里还有大量的补给没有拆封,但桌上的补给已经被跑者取用待尽。这里一方面是受累于补给种类多,不好提前规划放置的关系,另一方面还是体现出国内赛事在补给桌的设置技巧上的缺失。神户采取的是大筐斜放在桌上,依次排队取用绝对够量的方式。国内,包括哈马的补给大部分还得临时在赛道拆开包装,当然这里涉及一个食物回收问题,都是后续可以考虑升级办赛方案的地方。
赛道厕所,哈马的赛道厕所,如赛前规划的基本一致,位置准确,数量上除了公共厕所之外,一次出现的数量基本都在4个左右,能满足路过跑友的使用,排队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改进的话,倒是可以考虑后半程厕所的设置数量可以增加一些,另外也可以参考日本马拉松的做法:在每一处洗手间明确下一处距离是多少的标牌指示,便于跑者做出选择。
赛道救援,最大的特色除了上面提到了救援志愿者都随身配有喷雾之外,另一大特色是赛道救援人员配有自行车(见下图),如此配置对于第一时间感到需救援的现场作用效果想必比固定的赛道救援位置更有效。难能可贵的是虽然配有自行车,但赛道救援工作人员安排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加上数量众多的救援跑者(同样分布在慢速跑者中),自然让人安心不少。
8月26日 周六 比赛日 完赛后
冲过终点后工作人员将自己引导到完赛区,志愿者还是非常热情的对自己表示祝贺。稍显遗憾的是完赛奖牌是放在绒布袋子内递送到手上,并没有像无锡一样为跑者挂在脖子上。在国内赛事越来越注重仪式感的今天,已经有不少马拉松、越野赛基本都实现了为完赛跑者挂带奖牌的服务,这个细节哈马没有顾及到多少有点可惜。
哈马的完赛包亦如赛道补给一样,沉甸甸的一包确实是我见过的最豪华补给包了,除了水和功能饮料也少不了没少让我在赛道喝到打嗝的格瓦斯,特产哈尔滨红肠,小面包,糖也是毫不吝啬。
赛后服务方面,自从兰州完整的体验了一次冰水泡脚和拉伸之后,赛后大宝剑也成了自己必然寻觅的服务。哈马的泡脚服务,秩序井然,区域门口有三位小姐姐志愿者引导,帮你递送塑料袋和并观察发现哪个池子有空位,为你做引导,即使是5小时后完赛的选手也能充分享受到这项服务。惟一一点小遗憾是分发的泡脚塑料袋质量堪忧,本来是用来隔绝冰水的,当泡完拿出脚才发现基本都漏了,湿了袜子。赛后拉伸服务同兰州一样,是由第一防护承接服务,但对比泡脚区域,或许是考虑参赛人次,整个拉伸服务区并不是很大,5小时后完赛的选手需要排比较长的队,才能进入拉伸区域。因为拉伸区域确实不大,又鉴于自己感觉还好不想在已经升起的中午太阳下暴晒,就没有继续体验了。
此外现场还提供赞助商中国乔丹的完赛服定制,不过现场门可罗雀,或许对于5小时后完赛的选手,完赛本身的意义已经足够大,完赛服或许还没有形成习惯吧!
跟随现场绝对不会走错的N多引导牌,一路来到存包车位置,很快的取到自己的存包,稍微整理便继续沿着引导指示牌到达松花江江边的接驳船乘船点,登船,最后一览松花江江景。
这趟元素丰富的“吃吃喝喝之旅”也要画上几乎完美的句号!
——2017年我的哈马就以几接近完美的状态结束了。能够在办赛第一年就取得田协对于初办赛事最高的铜牌认证,“口碑赛事”的名不虚传直接诠释在了组委会贯穿全程的细致与周到上。配合今年恰到好处的天气,相信在这条“吃吃喝喝之旅”赛道上只要专注也一定能创造优良的成绩。
如果一定要对哈马提出什么建议,如果更好地处理后半赛段毫无遮拦地赛道或许是个过大的工程和课题,但不断细化各项服务的专业度,将热情和专业更有机地结合,体现在赛道服务上,同样是可以不断深究锤炼的赛事组织硬功夫。
终究,无论如何,我会记住哈尔滨“20度的夏天”,会怀念2017年生日前两天体验到的这别样的,冰城温度。
哈马,再会。
哈尔滨银行 2017 哈尔滨国际马拉松 | 吃着冰棍,跑一个马拉松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97835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