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首届武汉马拉松以近乎“零差评”的完美表现在国内跑步圈里圈了无数粉丝,让人们对这座华中腹地的中国近代史名城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前几天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汉马在风雨中如期举行,恶劣天气给赛事组织带来的难度显而易见,然而,汉马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不负重望,再度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赛前领物:
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B1馆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博览会,也是汉马选手领取参赛物料的地方。
我是乘坐天河机场的摆渡车来到马博会现场的,一下车,在进入场馆之前,首先看到“行李寄存处”。别说,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贴心的设计,行李多的选手可以把携带的大包小包存放在这里,轻装上阵逛马博会。
我没带多少行李,就一个背包,所以直接进了马博会大门。
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参赛T展示区”,在领取自己的参赛服之前,可以先在这里试穿,确定自己填报的尺码是否合身,要是不合身,可以现场更改。这种做法很人性化,有效解决了选手的服装拆开后万一不合身却难以更换的问题。
试穿完后,准备领取物料,一路都是醒目的提示。
进入第二道大门之后的“流程指引”、“友情提示”和“号码布(芯片)领取桌号对照表”。
找到参赛号码对应的桌子,先领号码布(芯片)和领衣卡,工作人员会在卡上写下选手确定要的衣服尺码。
然后领取参赛T和参赛包,这样子的提示让人很难错过。
这就是领衣卡。
领完之后,简单逛了一下马博会,这是每次逛展都要驻足观看的配速员墙。
跟北马一样,现场有巨大的奖牌模型供大家合影,典型的“六福”风格。
领了一个杯垫,买了杯子和公仔作纪念后,我乘地铁离开了马博会。
整个领物流程很顺利,很流畅,一点都不拥挤,流线合理,组织给力。
参赛过程:
9号凌晨五点半,无雨。我起了个大早,起来洗漱完毕,吃了早餐,静静地等待着检录时间的到来。六点半的时候,下楼,按照参赛手册上的路线图来到A区的入口。检录很严格,工作人员手持某种扫描仪扫描了每一位选手的号码布,估计是为了剔除戴自制号码布蹭跑的选手。
汉马起跑分区也得到了严格的执行,本人亲眼见到一位戴B区号码布的选手被A区的工作人员劝离。还有一事很值得一提,本届汉马的半程起跑区设置了感应地毯,半马选手必须通过该地毯,最终成绩才有效,所以就没必要挤到全马区起跑了。除了分时出发,这种办法也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型赛事起跑时段的拥挤问题。
七点半,随着发令枪响,我跟着大队伍缓缓出发了。
分区的效果很明显,冲过起跑线没多久,人群就散开了,拥挤程度完全可以接受,之前对该路段的狭窄还抱有的一丝疑虑也随之烟消云散。
说来也奇怪,起跑没过多少时间,雨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别的跑手什么感觉我不知道,我一向觉得只要起跑的时候不下雨,之后下再大也不在乎。
就这样,由于专心跑步,我也没停下来拍照。下雨天,气温低,只要道路不滑,还是比较容易出成绩的。武汉海拔低,赛道总体也比较平坦,我估摸着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意识地维持着比以往要快一些的配速,坚持着,坚持着,今天应该可以PB,今天一定能够PB....
最终,我以3小时35分37秒的成绩冲过了终点线,晚上收到短信后得知净成绩是3小时35分19秒,我高兴坏了。这个成绩比我原先最好的成绩3小时44分15秒(2015贵阳国际马拉松赛)提高了近9分钟,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可以称为“大突破”。要知道,为了这一天,我已经努力了差不多20个月。
没想到有着“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美誉的江城武汉,竟然成为我的福地,I love Wuhan, I love Wuhan Marathon....
赛后感受:
汉马又一次收获了完美,雨天办赛本来困难重重,但汉马组委会从宣传、组织、后勤、安全等各方面提前对恶劣天气做出了应对,雨中坚守岗位、热情似火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武汉这座美丽江城的诚意,也让我们彻底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当然,要说瑕疵也不是没有,赛事结束后一直到晚上我们才陆陆续续收到官方发来的成绩短信。这在各类赛事动不动就是一冲线就收到成绩短信的今天,确实让人着急了点。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96289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