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7, 宁波九龙湖30公里越野, 2000米爬升
接近连续1周的阴雨, 一直到周六还在下着. 幸亏天气预报一直在告诉我, 周日是多云, 周日是多云, 不下雨, 否则面对这么一场去年虐暴了很多人的越野赛, 不知道到要担心成啥样.
提前一天和小伙伴一起赶到九龙湖畔, 到的时候天都黑了, 吃饭, 领装备, 周围都是明天比赛的跑友. 入住九龙山庄, 和奶爸一起摆定妆照, 准备明天的服装和补给, 四根能量胶, 四根能量棒, 四颗盐丸, 四颗抗乳酸丸. 没参加过这么远距离的比赛, 又常常看到大伙说越野赛的补给是多么的差, 心理没底就多带了点.
![](http://pic.iranshao.com/photo/image/IMG_3789-1fdd93816d8844acf9f3dcf6eb474b06.JPG!w660)
9点不到, 就早早的上床睡了.
闹钟定的是4:30, 不过一夜基本没睡实. 4点一过就起来了, 穿好服装, 5点去餐厅喝了两碗粥和两个包子, 不敢吃多, 吃多了怕跑起来胃不舒服. 清点装备, 给水袋包灌上两瓶500ml的农夫山泉, 再带上个空的500ml软水壶, 和赶来的小伙伴就一起出发了.
![](http://pic.iranshao.com/photo/image/IMG_3811-a1b5e9e95ce64f8fba7798047b9aeb85.JPG!w660)
到了出发点, 接近6点, 60Km的跑友正在准备出发. 天还黑着, 估摸我们再过半小时出发应该天就亮了吧.拍照, 拉伸, 早早的站到起跑线, 等待着出发的口令. 6:30, 从第一排冲出去, 我跑在我们这群伙伴的最前面, 一边回头看他们的位置, 一边把中间的路留给飞出去的大神. 跑过一段500米左右的上坡后, 在九龙湖景区大门前就右拐上山了. 手表一路提醒着我配速的变化, 这次的目标设定为7小时内跑完, 因此平均配速只要不超过14分钟就好, 而吉武16的时候, 我的最终配速是10分, 因此一开始并不是很担心自己完不成目标.
![](http://pic.iranshao.com/photo/image/fmg9ezwq1ep8mxgsdrucohey5dptmh3m0271wr5a-15cc9104c807274fdb49cb8a2e78e186.JPG!w660)
赛道基本没有受前两天雨水的影响, 台阶和土路都是干干的. 第一个大上坡还没到顶的时候, 老孙就从后面超过我, 打了声招呼继续向前. 我仍旧按照我的速度爬升, 自己的能力心理有数, 爬坡只能靠走! 翻过第一座山, 下来后就是公路, 那里是SP1, 只有水补给, 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停留, 我也没有补水的打算, 背包的水的就喝过一两口, 还多着呢. 这段公路大概跑了能有一公里多, 期间小兴也超过了我. 虽然是公路, 由于之前的翻山已经消耗了很多体力, 而且这段路也有点坡度,因此根本就跑不快. 以近7分的配速跑完这段公路后, 接着开始翻第二座山. 长长的陡坡, 两边都是茶园, 风景如画, 但自己喘气如牛. 山顶上志愿者高喊加油, 自己却只能时不时停下来休息, 示意后面的人可以超我. 爬到坡顶的时候, 突然从左边冲出一个高高大大的身影, 那是60Km跑在一位的大神, 嗖的一下, 又没影了, 惹得志愿者小姑娘一阵欢呼.
这时忽然想起好久没听到手机里Garmin connect的配速提示了, 看了眼手表, 没显示. 怎么按都不亮, 没电了?死机了? 不知道, 反正是崩溃在我前面了, 电子产品就是没有人靠谱. 没手表就没数据, 没数据怎么晒朋友圈, 不能晒朋友圈还需要这么苦逼的跑下去吗? 我的第一反应竟然这这个! 后来从CP1到CP2, 放弃这个念头一直在我脑子了绕来绕去, 倒还真不关手表的事, 是真TMD的累啊.
![](http://pic.iranshao.com/photo/image/8q0d2ef3ndkibzi445m5gcs6m4jr5t7smm9rccrn-a2d002255b94a7d85d739e29ac6e2db9.JPG!w660)
到CP1,15.5公里, 用时2:46. 软水壶灌满饮料, 喝水, 喝姜茶暖和身子, 半根香蕉, 吃了几口烤花菜, 本来还想吃个烤包子, 看看等的时间太长, 放弃了.上路, 继续跑, 大神们有时间休息, 我没有. 离开CP1后, 才想起来没机会弃赛了, 刚才怎么没去找收容车呢? 继续跑吧. 由于没有了手表, 只能偶尔看一下手机上的时间, 也不知道配速多少, 看见工作人员就问一下大概的距离. 就这么又跑了1:18, 来到CP2. CP2的补给点比CP1更小, 缩在村里的小路边. 摸了下背后的水袋, 还有一定的水量, 依旧只灌满软水壶吧, 这也是原计划的策略, 中途把水袋包打开来灌水太浪费时间. 继续喝姜汤, 吃了个热包子, 还是个肉包! 接着再补充了根能量棒. 说实话, 跑了这么久, 饿的感觉倒还真没有, 补充食物只是怕体力吃不消.
![](http://pic.iranshao.com/photo/image/IMG_3793-91a3c1a54dfb5a18edf61f661d54890a.JPG!w660)
过了CP2, 是一段竹林间的穿越, 风景极佳, 这个时候是10:30分左右. 离终点还有10公里左右, 而离我7小时结束战斗的目标还有3个小时, 怎么算都是够了. 上坡龟速, 实在累了, 就停下来喘匀了气, 示意后面的朋友随意超, 停下来看看风景还是不错的, 就是少了根可以支撑的登山杖用来休息. 说到登山杖, 这次比赛不允许带杖, 不过还是有少部分的跑友带了杖, 包括还在路边捡树枝或竹子当杖用的人. 规则就是规则, 靠自己才算本事.
![](http://pic.iranshao.com/photo/image/IMG_3797-e70d4c2d603e8a3637da5f588b964c0a.JPG!w660)
最后的10公里, 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已经完全僵住了, 尤其是小腿, 已经无法协助脚掌向大脑指挥的地点和角度落下. 这个时候, 已经从开始的讨厌上坡, 到现在连下坡都讨厌了. 长长的下坡, 就算中途累的不行, 也无法停下来休息, 只能一口气拼到底. 因此遇到长下坡需要跑下去的时候, 必须先停下来进行拉伸, 等稍微有点控制能力了, 才敢开始下. 而最最喜欢就是平缓的山路, 树荫下洒下点点阳光, 赛道上树叶和松针铺的黄灿灿的, 脚踩上去软软的, 甚至还有些回弹. 在这种路面上奔跑简直就是种享受.
最后的路上和几个跑友基本齐头并进, 互相鼓励的要跑起来, 要跑起来! 只是这种鼓劲, 一遇到上坡, 即使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坡度, 却立刻只能停下来走, 积蓄体力准备下一段下坡奔跑. 又给60公里第一位的大神超过di er ag, 牛人就是牛人, 这么快速的跑了近6个小时, 还有精力和我们打招呼. 翻过最后一个大坡, 俯瞰了洒满阳光的九龙湖之后, 跑上了和出发时经过的同一段坡. 最后2公里左右了, 加油, 爬上一段接一段的小坡, 下山喽. 终于回到了景区大门. 长长的景区水泥路下坡, 前头就是终点, 头顶上无人机围着我转悠, 兴奋的挥手, 向着最后的计时牌跑去. 冲线, 一块沉甸甸的奖牌被挂在我的脖子上.
![](http://pic.iranshao.com/photo/image/nknwitulyjq8zvkdbgpnp05sxoyrus3llnek9zy9-edd7d430ad3d89b347fd6ac6fdecb681.JPG!w660)
6小时21分, 在一刻不停的跑了32公里, 累积爬升2000米之后, 终于完赛了. 真不知道对于一个还没有经历过全马的我, 是如何完成这么长时间的比赛, 想来全马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手表崩溃后, 对于配速已完全失去控制, 但还是能够在目标时间内完赛, 事后想想, 赶在酒店退房时间前可以回去洗个澡也是动力源泉之一吧. 吉武16公里赛后四个月, 完成了双倍难度系数的九龙湖越野赛, 虽然有点托大, 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完美的. 不受伤, 不迷路, 7小时完赛, 赛前的既定目标全部实现. 下一个目标在哪里?
后记:
1. 赛后两天, 无法正常上下楼梯, 尤其是下楼, 不扶扶手无法完成. 第四天大腿有时还会抽, 到第五天才算能恢复性慢跑.
2. 赛中自带补给吃掉4颗盐丸, 4颗防乳酸丸, 3个能量胶, 1个能量棒. 冬天可能盐丸不是必须, 因为还喝了近1L的电解质. 防乳酸丸也不知道是否管用, 反正赛后还是酸爽的不行, 以后是不是不吃了? 能量胶和能量棒还是需要带的, 不过数量以后可略减. 或者省去能量棒, 只吃能量胶.
3. 对于全马的赛后酸爽有了认识, 不至于超过这次九龙湖吧.
4. 难度系数增加一倍, 尤其是爬升增加一倍, 的确够虐, 怪不得吉武35公里, 爬升2400, 那么多人会被关门. 以后每次的难度提升以20%来作为上限, 不然就太挑战了.
5. 七尖这种40公里, 爬升4000+的, 还是先把它放在阁楼里吧!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