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ALANCE跑鞋是我参加马拉松比赛接触的第一个跑鞋品牌,时间还是在2011年十月,当时穿的是一双NB740,以一小时三十分的成绩完成第一个半马。然后才知道它还是跑鞋界四大品牌之一。接着又穿着一双NB828在2012年完成第一个广州全程马拉松,成绩是三小时三十分,也还算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那两双NB跑鞋,到现在也基本处于半退休状态。一直到2015年底,我的武器库中才重新迎来一个新客人,NEW BALANCE RC1600V2跑鞋。
1600V2的前世今生。
2007年,New balance在自己跑鞋的产品线内提出一项全新系列—NBx, NBx中的x代表被赋予x power的含义,New balance希望打造出一个专业性的跑鞋组合。2011年,NBx系列被重新分类和划分,出现了Training 和Racing两大类别,Racing系列就是我们所说的竞速类跑鞋。包括了RC1400,RC1500,RC1600,用于服务专攻半马和全马速度性的选手。而这双于2015年下半年上市的RC1600V2,则是老的RC1600的升级款。
一.外观印象
首先,这是一双很漂亮的跑鞋。第一眼看上去,你就会觉得:嗯,不错,不愧是大品牌的产品。然后就会喜欢上它。整体上以嫩绿色做为主打色调,好在不是那种感觉到熊市到来的惨绿。反而看上去很亮丽青春,充满活力。
中底的嫩绿色反而衬托出前掌及脚踝下部的那一抹红更加醒目。蓝绿搭配的N logo还能更大一些么?
在鞋身中部,还有许多红色的小色块做为点缀,请注意,这些小色块还是渐变的。在前部还是亮红色,到了足弓处就变成深红,而到了后跟就变成蓝黑色的了。从这里足以看出设计师在细节上的用心。
做为一双马拉松竞速跑鞋,轻盈的重量是要放在首位的。因此在鞋身材质上,整个鞋面以超薄TPU网布做为主打材料,辅以皮革及热贴膜包裹,可以看到,嫩绿色的热贴膜如蜘蛛网一般,从脚面一直贯穿到后跟,包裹住整个鞋身。
皮革材质的使用也很有特点,从鞋前部出发,延伸到足弓,再从足弓向上至鞋带处,然后环绕整个脚踝一周,从另一侧返回。
网页+热贴膜+皮革的的无缝衔接,构成Fantom Fit透气支撑鞋面技术,既保证了跑鞋的轻巧透气,在穿着上又柔软舒适,而且与双脚完美地贴合。
跟其它跑鞋相比,NB1600的鞋头翘得非常高,一般在此处会出现品牌的LOGO,但这里只有增强抓地力的橡胶颗粒。不过,真的会有人用脚尖着地么?
鞋舌采用的是传统结构设置,红色标签上有new balance的品牌标识。整个鞋舌较其它的跑鞋要宽上许多。基本上可以把整个脚面都覆盖了。大面积的网眼设计保证了足部的透气排汗。
后跟的不对称设计。整只鞋前后掌高差6MM,适合前掌跑法。
1600V2的中底继承了1400,1500以来的优良传统,仍然采用REVlite超轻量避震材料,将轻量和缓冲这两个看起来似乎并不相容的部分组合到一起。中底外围呈现不规则几何体分割,目的应该是增加缓冲,当然看上去也充满科技感。这只跑鞋的重量维持在160克左右。是我目前穿过的最轻的跑鞋了。
1600的大底采用的是Dynaride技术。具体细节未知。
从整个大底分布来看,前底的黑色方形中空耐磨颗粒用来提高跑鞋的抓地力,而且与众不同的是采取两段式分布设计,更大幅度提升跑鞋在高速行进时的稳定性。红色及后跟外侧黑色部分是跑步时鞋与地面接触最多的部分,采用的应该是N-durance耐磨橡胶,增强这两个关键部位的耐磨程度。足弓处做了缕空处理,再次降低鞋身重量。镂空内部嵌有编织纹理状的支撑模块,起到稳定和防扭的作用。
总体来说,整个鞋型显得略为瘦长,鞋楦也有些偏窄,选购时需要预长半码到一码。否则前脚掌及突出的脚指会被挤到;希望下一步会出宽鞋楦的版本。
将跑鞋拿在手上,把鞋内的纸团清理完成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只有一个字:轻!实在是太轻了。单只150克的重量,跟我手头其它品牌的马鞋相比,200克以上的Adidas adios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也把180多克的虎走拉开一个身位。如此轻的重量,令我开始怀疑,这真的是一双马拉松跑鞋吗?亦或只是一双田径场竞赛鞋。带着这一疑惑我开始试穿1600V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越是极轻的跑鞋越会导致在减震与缓冲方面的妥协,因些搭配一双略厚一些的袜子会是明智之选。放松鞋带将脚套入,再系好,对于一个正常足弓,正常脚掌宽度的我来说,,无论是脚面的贴合度或是后跟的包裹感,1600V2都堪称完美。提起脚来,我甚至感觉不到鞋的存在。
二.路跑体验。
为避免误导观众,先摆一下个人数据。本人身高165,体重54公斤。半马PB123,全马PB255。
从跑鞋到手至今已经有半个月时间。我已经穿着完成一次10公里柏油路面跑;一次田径场塑胶跑道配速跑;还有就是做为参加上海马拉松的全程比赛用鞋,经过了实战的演练。试跑总里程超过六十公里。配速则涵盖了从全速比赛到慢跑放松各种时段。我想我应该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1.在穿着的舒适性上,1600V2是我目前所穿过的最舒适的马拉松跑鞋,没有之一。得益于超薄TPU网布做为主打材料的Fantom Fit透气支撑鞋面技术,以及宽大的鞋舌设计,将整个脚面完全覆盖,既兼顾了透气散热,又有极佳的包裹感;环绕整个鞋身的热贴膜及皮革横条的使用,使得无论是在日常步行或者是跑步训练时,鞋都极其地跟脚,不会因为速度的快慢而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2.缓冲与回弹及抓地。对于一双以服务于精英跑者为目标的马拉松竞速跑鞋来说,缓冲实在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能让跑者跑得更快且更稳定。从整个落地的脚感上,这双鞋与ASCIS的虎走很类似。所以尽管1600V2使用了REVlite超轻减震材料做为中底的主要材质,但我只有在柏油路面或者塑胶跑道上进行训练,才感觉得到一丝丝的缓冲,注意也只是一丝丝而已,再多就没有了,这与使用BOOST材质的阿迪马鞋相比,在减震方面略有逊色。但由此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略硬的脚感会带来更直接了当的触地反馈,更短的触地时间,从而带来更快的步频,只要你的肌肉力量足够,速度的稳定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在田径场塑胶跑道上,1600V2能让我每公里的配速有3到5秒的提高。而在上马赛道上,以4分10秒为目标配速的我,在前半程不是从起跑开始的某几公里中跑出4分以内甚至3分50左右的配速,而如果没有跑表的提示,完全没有感觉到速度的加快,这对以稳定配速而引以为豪的我来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这也说明了这双跑鞋的魔力。 同时,两段分布设计的DYNARIDE颗粒在前掌大底的使用,使得这双跑鞋具有超乎寻常的抓地力;上马恰逢雨天,淮海路的青砖路面在沾水之后犹如瓷砖一般光滑,很多跑者都小心翼翼,唯恐摔跤;但穿着1600V2奔跑其上,我并没有因为湿滑的路面而降低速度,反而是越跑越快。
3.比较与定位。无论是从鞋身重量,还是整体设计上,1600V2的定位都非常的明确 ,就是一双适用于精英跑者的竞速比赛用鞋。我手头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有ASCIS虎走,Salomon S-Lab X-Series俗称为小红鞋,还有ADIDAS BOSTON 5.在脚感方面,1600V2与前二者非常地类似,但舒适程度更胜一筹。而小红鞋的便携鞋带技术及ADIDAS家BOOST材质更好的缓震,我认为也值得NEW BALANCE去学习和借鉴。
4.适用性及建议。根据1600V2的定位,首先大体重的跑者我不建议用于进行路跑,除非他甘愿承受伤痛的风险;这双跑鞋更适合体重偏轻的跑者。而如果全马水平没有进入330之内,也需要再三斟酌;我更建议全马水平在310或者半马水平在130之内的跑者来使用它。正如我的标题所说,穿上RC1600V2,就如同风给插上一双翅膀,在跑道上展翅飞翔!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68293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