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我们看到的计算心率的方式,是在运动后通过触摸颈动脉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心跳数据来获得心率的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用于运动训练的心率监测装置已经是运动科学领域中一个十分成熟的项目了。早在1977年,第一个无线传输的心率监测器就已经装备到了芬兰国家越野滑雪队的身上,而第一款民用量产的心率监测产品也在1983年全面上市,自此以后每年都会有着新的技术与产品推出,而功能也变的愈来愈强劲。这次我们将就当今市场上几款主流的心率监测产品及技术为大家做一个横向的比较与说明,来帮助大家在茫茫的产品选择中找到合适自己的。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同时也代表了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的快慢。作为一名长跑爱好者,在构建强大耐力来取得成绩上的突破时,对于心率数据的监控就显的尤为关键了,可以说监控心率是提高有氧能力从而达到增强耐力目的最好的方法。但我们怎样去有效地监控心率呢?
首先介绍的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胸挂式心率带配合运动终端的组合。胸挂式心率带的使用原理是通过两片导电橡胶,侦测心脏跳动时所产生的微量电差,然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到运动终端上,从而获得即时的心率信息。无线传输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ANT+与蓝牙4.0这两种接口,而通常一款心率带还可以兼容多款不同的运动终端,比如GPS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机。因为佩戴的位置与心脏最为接近,同时心率带与皮肤表面进行了物理的接触,所以胸挂式心率带采集的数据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另一种通过光学感知获得心率信息的方法在最近开始流行开来。这种心率监测设备无需对皮肤进行接触,只需要感应器发出的光束照射到皮肤表面,然后通过光电感应元件来侦测皮肤下血液流动的变化,借此分析脉搏的讯号而计算出即时的心率数据。由于不需要对身体进行物理上的接触,所以这类心率监测装置都被直接移植到了GPS运动手表或是智能手环内,省去了额外佩戴附件的烦恼。但仅仅是通过光照下血液流动的情况来计算即时的心率显然不太让人放心。
究竟这两种心率测试方式,哪一种更加准确呢?小编特意使用adidas micoach和Bryton C60两套不同的心率监测设备跑了一场全程马拉松的比赛,通过结果的数据来看个究竟。
下面是使用两种不同心率监测方式得到的全程心率变化图,乍一看几乎没有差别。
小编又截取了心率相对较低及较为平稳的13-17KM,以及心率较高且起伏较大的38-41KM这两个距离区间,对两个心率监测的数据进行了深度的比较,结果还是能够发现不小的差异。
传统的胸挂式心率带在灵敏度以及数值的精确性上显然要更胜一筹,当然光照式心率监测器,虽然在一些心率区间变化较大区域会有数据滞后的情况发生,但总体的表现还是远远高出我们的预期,整体的数据表现也同样具有相当的参考性。
也许很多人在这两种心率侦测装备的选择上十分的纠结,传统胸挂式心率带虽然在性能上优势明显但也有佩戴的不便,而光照式心率监测虽然携带方便但在灵敏度上又有所欠缺。小编经过实际的测试实验后认为,如果你在进行一些速度或者是强度较大间歇训练的情况下,还是建议选用传统的胸挂式心率装置;如果你进行的是相对平缓的LSD训练或只是日常的easyrun的话,光照式心率监测就完全可以胜任了。
在结束了动态心率的测试后,小编在办公室又进行了静息心率的测试,测试使用的方法除了胸挂式心率带与光学感知心率侦测设备外,还加入了当前流行的可测试心率的移动app应用。其实所谓的可测试心率app的原理与光学感知心率侦测设备十分相似,通过手机内置闪光与摄像头捕捉皮下血管的变化来得到心率的数值。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静息心率的情况下这三种手段都可以得到一个准确心率的数据。
心率侦测的技术仍然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传感技术也开始引入其中,例如Garmin最新的HRM-RUN心率带除了侦测心率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步频,身体摆幅及触地时间数据的采集,而在即将推出的苹果iwatch上也将会有全新的传感技术来进行心率数据的分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取得心率数据的方法将会更加的方便与简单。
饼叔叔
2014-04-19 03:07:58
轻快地飞奔-安静3q
2014-04-20 08:30:23
大头娃
2014-04-23 05:40:13
达来
2014-04-29 22:59:35
xmonkey
2014-04-30 04:36:50
zhouleyu
2014-05-03 18:37:37
疯兔goodspeed_01
2014-05-16 20:44:04
Dreamfixer
2014-06-12 16:23:40
houzhuozhi
2014-06-30 04:15:07
kelejiabing
2014-06-30 17:17:16
爱燃烧
2014-06-30 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