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普利方丹和《雨中3分58秒》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全民跑步热潮还未兴起。那时也没有太多职业运动员,大部分跑步运动员除了训练外还要打工。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普利方丹,除了他傲然的成绩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的比赛风格。笔者曾经去过尤金,也去过俄勒冈大学的操场,那里曾经是普利方丹训练和生活的地方。很快他的忌日就到了,写一点关于跑步的故事。

普利方丹曾经训练过的俄勒冈大学田径场。

普利方丹曾经训练过的俄勒冈大学田径场。

俄勒冈州没有纽约,波士顿或是西海岸的洛杉矶这样的知名城市。这个美国西北部的州更多的以自然资源和农业为主。很多国人却知道它的一个小镇—尤金。做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短跑选手刘翔曾经在这里3次夺冠。

尤金的环境

尤金的环境

真正走到尤金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充满着跑步的世界。这里有平坦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安静的树林。还有一座有些传奇色彩的学校俄勒冈大学,这所大学除了在全美都备受欢迎的篮球等运动外,还有更多的田径因素。

这些田径因素自上世纪的60年代鲍尔曼成为了俄勒冈大学的田径教练开始。他想方设法的让运动员表现的更出色。同时也接受并一手打造了了那个时代的天才普利方丹。今后有很多人跑的比普利方丹更快,在赛道上展现过更多次的英雄主义精神。而他被跑者一直怀念的原因除了成绩更多的是因为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所带来的跑步精神。

我们姑且将那个时代称为跑步的“古典时代”。

对于那个时代的美国田径环境与运动员的情况没有比《雨中3分58秒》描述的更好的书了。这本书在不跑步的人看来有些乏味。故事主要讲了一群大学田径队的运动员参加一些地区性的比赛的故事,他们中的佼佼者卡西迪拼劲全力也只拿到个在全国范围还说得过去的成绩。这点事迹与各种故事中的英雄事迹相差太远了。只有热爱跑步的人知道每次训练时的坚持,比赛成功时的兴奋,失败时的寂落。尽管这些在外人看来都无关紧要。

那时的运动员全部都是业余运动员,参加比赛自费,没有赞助,很多比赛的奖金也少的可怜。除了日常的训练外必须有份正式的工作养家糊口。即使像书中的奥运会冠军丹顿也不得不过着最普通人经济水平的生活。而同时代的普利方丹也是这样的情况。就算头顶无数耀眼的光环时,跑步也无法为他谋生,但跑步似乎就是他的生命。

《雨中3分58秒》的故事讲述的非常琐碎,只有在最后那段卡西迪通过清教徒般的训练过程以及最后充满标志性的比赛中才看的人热血沸腾。只有真正经过长距离放弃与坚持苦苦挣扎过的跑者,只有在间歇跑训练中跌宕起伏过的跑者在读到时眼中才会泛起泪花。因为无论天赋差异多么大,但都仿佛从书中读到了自我。都曾经为着一件没有什么回报的事拼尽过全力。

而这种跑者精神的化身无疑就是普利方丹,这也是每年都有大量的跑者在他的墓前献花,将自己的参赛奖牌摆在墓前。而在无数伟大的运动员中,那个时代的运动员对成绩的看法非常不同。没有过多的战术考虑,犹如古典时代的贵族一般,全部的展现自己的体能和才华。

也许不是最终的获胜者,但每次比赛率先冲出重围引发竞争的跑者总是被人们尊重的。普利方丹每场比赛都在扮演这样的角色。而现代体育在不断的商业化进程中,顶级运动员不再频繁参赛了,高额奖金和聚光灯只属于那些在某次比赛中创造了最好名次的人。名次比成绩和荣誉都要重要的多。在他们身后往往是出发时面目模糊的业余运动员。但这些业余跑步爱好者自付路费,长期忍耐艰苦的训练,只为某次比赛成绩一个微小的提升,即使这个成绩微不足道。他们每次冲出的不过是过往自我的重围,没有经济回报,没有名次要求,只为更快。

耐克总部关于普利方丹的介绍

耐克总部关于普利方丹的介绍

普利方丹的时代突然停止在了24岁。随后10几年内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跑步比赛变成一件非常有商业价值的事件。整个非洲军团的崛起让那些利用业余时间在小镇或是学校中训练的跑步高手变成每次比赛的背景人群。可是跑步时的感受却不会变,这也是今年波士顿马拉松男子老将Meb 和美国大妞 Shalane Flanagan 率先从人群中杀出领跑获得的欢呼。那时他们跑的不只是速度,还有勇气。尽管最终Meb 夺冠 而 Shalane Flanagan 只获得亚军。但是一个长腿的姑娘独自领跑的画面才是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

普利方丹的故事在于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这样的画面。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