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马拉松等跑步比赛在中国持续呈爆炸式增长,但与此同时,广受好评的赛事却为数寥寥,无锡马拉松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短短三年的悉心经营,这个由跑步爱好者合伙组建的新创公司承办的年轻赛事,已经脱颖成为公认口碑最佳的国内马拉松赛事之一,美誉度甚至超过许多官办老字号。
锡马是如何迅速成功的?不久前,笔者就此问题对汇跑赛事公司赛事总监申桐进行了独家专访。
跑步爱好者合伙创业
你们公司名称一度叫“中奥汇跑”,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系吗?
这是我们早期的名称,现在已经不用了。从2015年开始,我们已经正式改名叫“汇跑赛事”。我们和体育总局完全没有关系,没有国企背景,只是因为起那个名字被大家这么误解,我们也很局促(不安)。
那你们算民营的?
对,纯民营——哥几个创业起来的。
创始人都是跑步爱好者?
完全就是我们跑步爱好者自己创办的,跟爱燃烧很类似。我们是2013年底成立的,时间应该也差不多。
请介绍下你们几个创始人。
我们老大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长征。他跑步挺早的——2005年左右,参加过北马10公里、半程、全程,没中断过,但现在每年也就参加个北马。他一直跑马拉松,不大跑越野。(最好成绩多少?)好像是4小时18分,属于普通选手。
他以前是做什么的?
他以前是松下电子的高管,负责人事和生产部门,做过大企业管理——一千人的手机工厂,松下和普天在顺义的合资公司,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那个工厂现在还在,是松下电子全球唯一的工厂。我们都不是体育行业背景的人,都是业余爱好者。
你以前做什么?
汽车改装和汽车运动。就是改装车,然后自己组车队,玩场地赛——只是参赛,和办赛还不是一回事。
其他还有谁?
还有终小南(网名),我们技术部门的负责人,研发总监。我们做的跟爱燃烧有点类似,不过我们是在给自己的赛事做服务。再一个是李雷,市场销售部门总监。我们公司有三个大部门:技术、市场和赛事,我负责赛事。
你们怎么认识的——一起在奥森跑步?
通过一起跑步和微博等各种场合。原来其实都没有什么交集,唯一的交集就是跑步。
你们是用自己的资金,还是有融资?
到目前为止,我们全都是用自己的资金。
有没有开过成立大会?
碰面有很多次,但没有所谓的某一次,没那么有仪式感(笑)。
现在公司有多少人,几个分支?你们部门呢?
整个公司四十几个人,赛事这块十七八个。我们办公就在北京和无锡。赛事全国好多地方都有——我们一年有13场比赛,比较有名的是无锡马拉松、TNF100、大五台和康保草原马拉松。
好像大多都在北方?
南方也有无锡和杭州山地马拉松,后者是今年我们和京东办的四场比赛之一。
TNF以前是谁办的?
TNF一直是找不同的运营商在办的。我们是TNF八年来的第三家运营商:前5年是一家,第6年是一家,现在是我们。
这是你们推销的结果,还是他们自己找上门来的?
是他们找上门来的。这个市场增长很快,但服务能力没有增长那么快,所以市场上能提供好服务的并不多。说实话,能满足这种大品牌要求的非常少;这是很小的一个圈子。
无锡马拉松做对了哪些事
你们成立的第二年就做2014年无锡马拉松?
对,这就是我们的第一场比赛。
第一届就博得不错的口碑。
大家一个是比较用心;再者毕竟是跑者出身,也比较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点。
有什么成功秘诀吗?
谈不上什么秘诀,其实都没有捷径。我觉得最重点的还是得用心:是不是真的想做好这件事?或者说不得不做好这件事。我们民营企业既不是国字号也没有垄断资源,如果事情做不好就饿死了,道理就这么简单。完全靠产品活着,产品不好就完蛋。
现在应该已经打出招牌,可以去揽更多赛事来做?
对,很多赛事会来找我们。就像刚才讲的,因为这个市场增长很快,但市场的服务能力并没有增长那么快,所以服务相对做得好的就会凸显出来。
第一届你们做对了哪些事,如果让你列出五件的话?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服务。在此之前国内的大型马拉松往往服务都跟不上,尤其是后期的服务,比如后面喝不上水,赛道关得太早,导致人车混行。就是这些细节吧,我觉得第一届大家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个。
还有一些新颖的做法,这当然就很多了。都是一些很细节的小事:比如说透明的参赛包;给水站的每一个志愿者都发手套,因为要拧瓶盖,拧一千个肯定手就破了。之所以给大家印象比较深,就是因为以前的马拉松比较粗放,没有人关注这些细节。
邀请、招待不少跑友参加应该也是一个因素,我就是受邀者之一。
对。我觉得这件事特别草根,比较接地气。这就像我们哥几个开了个饭馆,第一天开张请亲朋好友们过来热闹热闹,当时的出发点就是这种感觉。
总共邀请了多少人?
一百左右吧。
有没有考察过国外赛事?
一些吧。说考察真的有点大,其实就是自己去参加过。尤其是做了这一行之后,你就会更加关注这些事。以前自己跑自己的,只是看看热闹。在行业里面,你就会看门道。
主要借鉴哪些比赛?
挺多的。也不一定非得是自己去看过的。比如说六大,有那么多人去跑过,很多行业里的朋友回来以后也会分享。你自己想把事情做好,就多留心、多听多记多问呗。
别人跑过,他回来跟你总结几点,会更有效率。你自己跑,来去花一个礼拜时间,可能别人回来一小时就可以跟你讲明白,至少说几个重点,让你觉得这事挺有意思的。
六大各个比赛的一些细节我们都多少知道,还有包括各种越野比赛等世界经典赛事也都多少了解一些——或者去参加过,或者听别人讲过。因为一直在这个圈子里面,身边的朋友都是圈子里比较老的人,参赛经历都比较丰富。
你们跟无锡政府签了多长时间?
5年。我们所有的政府合同基本都是一签5年。
锡马是你们办的第一个赛事。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你们如何说服无锡市政府把比赛交给你们经办,并同意签署5年合同?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我们应该是凭借两点吧:首先是踏实做事的态度,这一点应该是在当前社会里比较珍贵的;另外就是我们对马拉松运动的深厚理解,因为我们当初是一支全部由资深跑者组成的团队。
办赛生意经
目前除了北上厦马这些地方政府自己办的比赛之外,市场化运作的是否占多数?
至少一半吧,我觉得不一定能占多数。北马、厦马什么的也是市场化的公司运作。
但它们都有点垄断性质。
是非常垄断,不是有点垄断。
办赛事哪方面最难搞定——和地方政府打交道?
怎么说呢?在我们现在看来,其实都不难。你会就不难,不会就难(笑)。我们做了二十几场比赛,其实都不太难。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你说我非要把天安门当终点,这事难搞——得把长安街封一天;或者上海马拉松把外滩当终点,封一整天,这一定很难。但当作起点就不太难,选手扒拉一过去就没事了。
所谓政府难搞定,其实就是你给人出的题确实太难了。你让人把全城封死,让你完全用一天,这事就很难搞定。你提出合理的要求,就不难搞定。
地方政府提供合作、服务要收费或分成吗?
分成我觉得倒不至于。收费不可一概而论,像公共医疗什么的本身就有服务定价,这些可能要收费,包括租用场馆、城市广告什么的;封路那些没法收费。
那些不是要增加警方工作量吗?
对啊。G20还增加警方工作量呢,跟谁收费去?(笑)
不过那属于上面压下来的行政命令。
马拉松其实很多时候也是行政命令。城市马拉松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你说把北京长安街封一小时按多少钱算?
地方政府看重的是旅游业之类的收入?
其实是综合的城市曝光吧。我觉得未必是当日的直接收入,更多是城市宣传。
如果请央视五套报道的话,也要给转播费的。
对。这个是生意,明码标价的商业服务,对谁都一样。
要多少钱?
600万播一次,三个小时。
你们的赛事请央视报道吗?
没有,我们不请央视直播。
省台或地方台呢?
所有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出面。从赛事的角度来讲,我花600万成本作这个转播,有什么意义呢?我有成本就得有收入,我的收入能覆盖我的成本吗?
但对于城市来讲,这可能不见得是可以商业量化的。你的整个城市面貌上央视三个小时,可能600万是值得的。从城市宣传的角度来讲,它有这个价值。从赛事运营的角度看,没这个价值。
赛事的商务推广好做吗?
还是那句话:会就不难,难就不会。
你们年营业额大概多少?
大概在3000万到5000万左右吧。
利润率呢?
这个不太好说,非常不稳定,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讲。
但肯定是赚钱的吧?
我们做了三年时间,简单地说:第一年赔钱,第二年打平,第三年挣钱。
也才刚刚挣到钱?
对啊,任何一个买卖,第一年就想挣钱,除非你是央企(笑)。
第一年估计赔得不多?
多不多还是相对的:你注册资本一个亿,赔200万就不多;注册资本两三百万,赔200万就要命了,是吧?
像你们这样提供第三方赛事服务的全国还有几家?比较大的是哪些?
那很多了,上百家。智美是最大的,有8场比赛都是它做的。(都是城市马拉松?)它就做城市马拉松。
金标认证只是小目标
你们办了几十场比赛,有没有你觉得办得最好的一场?
一个比赛其实很难想出来。汇跑办每一场比赛,都是尽全力办的——所有人都要参加,无论是大赛还是小赛。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定是这一场要比上一场办得好。所以你要说最好的,可能是最近一场比赛(笑),因为每场都在总结。
你们有没有形成一套办赛标准流程(SOP)?
必须有啊,要不然怎么一年干十几场比赛——除去冬天和夏天,每个月两场。没有标准化,不就乱套了?
据说你们无锡马虽然已经办过两三届,但每一次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是啊。一个超大型赛事一定是这样的。三万人的比赛和一千人的比赛不一样:康保(草原马拉松)我们可能过去半个月就搞定,无锡得过去半年才能搞定;因为康保只有一千人,无锡三万人。
办一场比赛需要提前多长时间准备?
因比赛而异。乐跑比赛我最短提前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当然,所有比赛都是准备越充分越好。像无锡马拉松至少提前半年,如果从规划的角度算就是一年:今年的比赛一结束,甚至在今年的比赛结束之前,我已经开始在作明年比赛的某些准备工作了。
你们有些服务也外包出去?
有很多东西都是外包出去的,不可能自己干所有的事。比如救援服务你不会干;还有影像制作、采购搭建等等,大量都外包出去。做赛事其实就是做管理。
你们跟国外赛事有没有合作?
开始接洽的有几个,正式达成合作的还没有。
一般是怎么个合作法?
就是互相推荐。比如你去他的展会,他来你的展会,互相介绍。他给你留个位置,你可以介绍你的赛事,反过来也一样;然后大家互相推荐一些选手去参加(彼此的比赛)。
是否打算申请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认证?
无锡马肯定是要朝这条路上走。我们一步一步来,今年先申请铜标——你不能一上来就申请金标。所有的文件都已经提交了,就等那边的批复。
他们会派人过来看吗?
不一定。你想全世界那么多比赛,国际田联不见得看得过来,它可能会看情况。
你们有没有加入AIMS(国际马拉松及长跑比赛协会,全称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athons and Distance Races)?
没有。这些东西我觉得更多的还是看国家田径协会的动向,你毕竟在整个大的组织里。我们是田协会员单位。
你们的中期目标是什么:成为金标赛事?
金标赛事其实远远不是大目标。如果你注意看,“六大”都没有放金标赛事的logo,虽然它们都是。
金标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头衔,在国内被无限放大了。它只是一个竞技上的指标,跟赛事的很多东西没关系。当然,做这一行肯定是要办更多为人称道、真正被尊重的优秀比赛。
因为办赛,没时间跑步
你们一直都这么忙,有没有时间休年假?
没有。连跑步的时间都没有,别说年假了。我们每周工作时间基本是12x6(每周6天,每天12小时),平均每周能休息一天。
每年至少有一半的周末是休息不了的。首先,13场比赛就占掉13个周末;一年总有另外十几个周末休息不了。
要给员工加班费吗?
没有。做体育比赛这个行业,可以隶属于广告公关业。这个行业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不定时工作制。我们也没有每天早晚上下班打卡。
一周工作几个小时?
70小时以上吧。但我们也没有任何请假规定,有事打个招呼就行了。只要你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好,成天见不着人都无所谓。大家在办公室办公,更多是为了沟通方便。其实在哪工作都一样。
你希望一直这样忙碌下去吗?还是希望将来能多放松、多陪家人?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人生就是如此,只要你觉得现在做的这件事,就是眼前最正确的事情。我并不觉得我是在熬一个出头之日。我现在每天都很愉快,而且仍然有时间陪家人。
虽然忙,每年我还是会和家人出去旅游(远的近的)个两三次、三四次。春节肯定是个固定假期,时不常的也赶上一个小假。
我们虽然没有年假,但这两年,每年夏天都会集体放一个一周左右的假。我们其实是在尽一切可能地安排大家的休息时间,排不开而已。有条件的时候还是要排一下的,咬牙也要排开。
你自己跑步几年?
我从2012年才开始跑步。
参加过多少场比赛?国外的也跑过?
二三十场吧,国外的应该占三分之一。
六大跑过没有?
没有。我马拉松其实跑得非常少,主要是越野跑,像港百、UTMF。
现在还参赛吗?其他高管呢?
偶尔,特别偶尔,这三年参赛也就五次吧。他们也都非常少,无论是跑量还是参赛次数都比原来大幅下降。
你们几个创始人中,哪个马拉松跑最快?
我比他们稍微快点,最好成绩是3:19。
有没有想进310?其他目标呢?
完全没有。当然如果有条件会逐步跑近,那都属于小目标。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去一次西藏,也不是说非去不可。六大也一样,有条件肯定希望去看看,但是不去也无妨。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汇跑加油!
回应
满满的诚意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