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时我曾参加过特步在厦门举办的订货会,当时在现场其实已经看过这双动力巢三代的真容,由于当时品牌方的要求不能在之后的现场文章中将它的细节更新出来。现在这双动力巢三代跑鞋已经来到爱燃烧的编辑部等待着它的第一次路跑评测,它的材料、设计和功能也将在这篇文章中一一更新。
作为目前国内品牌并驾齐驱的跑鞋品牌之一,特步在跑鞋产品的研发上可能并不逊色于另一位国产品牌的李宁,只是在属于自己的产品线打造中特步似乎略有混乱,这对于小白用户来说简直就是个灾难。这双动力巢三代跑鞋并不是特步产品线中最为重要的一双跑鞋,但它却是特步整个动力巢系列中最新款跑鞋,虽然功能和科技并未达到当下最顶级鞋款的程度,不过也算是特步在寻求缓冲型跑鞋时的又一次尝试。
特步动力巢三代
定位:缓冲回弹型跑鞋
主要科技:透气网眼鞋面 / 蜂巢动态支撑结构 / 动力巢缓冲中底 / 蜂巢纹路耐磨橡胶大底
适应路面:公路
前后掌落差:未知
足弓:正常
单鞋重量:320g(42码 /US 8)
售价:429元
外观
国产跑鞋一直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设计语言,多数情况下为了让跑鞋更加迅速地进入市场循环,会选择直接套用国外跑鞋已经成熟的设计,以此来节约设计成本(包括设计时间和设计费用)。最终的结果是国产跑鞋一款接着又一款,但是看起来总是似曾相识,时间久了便让人对属于国产跑鞋自己的设计放弃了期望。
尽管是标榜独立设计,但是在动力巢三代身上还是能够看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影子,这块动力巢蜂窝中底使用了现在流行的仿生科技中底设计,其他品牌也曾开发过与之相同的缓冲技术,例如Fresh Foam、ALRmesh和CELL,当然中底上还是有属于特步自己的部分,这点我们在接下来的鞋底部分再细说。
橘色和蓝色的混合也似乎是国产跑鞋的标准配色,不过动力巢三代在配色上还算是玩的用心,整体蓝色和橘色的搭配看起来有几分顺眼,但是要除了廉价十足和毫无弹性的橘色鞋带以及后跟处的大块的橘色泡沫支撑之外。
鞋面
这双一月推出的动力巢三代跑鞋似乎还在为冬春季节的双脚提供着保护,鞋面厚实较为严密,两侧和前掌鞋面均由三层材料构成,外层是轻薄的透气网眼面料,中层的严密支撑面料以及内层的柔软贴合材料,透气性显然是它将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中间层鞋面的作用动力巢三代的鞋面支撑性表现有点让我出乎意料,甚至让我觉得两侧的热贴合支撑材料有点多余。但是这似乎也带来一点问题,前掌鞋面由于面料偏硬导致延展性大大降低。鞋舌的设计则没有过多的特殊之处,中规中矩,唯一不足的是鞋舌内部底端与鞋面的拼接接缝过于明显,或许会出现磨脚的情况。
动力巢三代在后跟位置做了很大动作,先是在鞋口位置使用了大量的泡棉用于包裹脚跟,后跟的角度设计对脚跟的固定也有一定作用,之后便是用中掌位置延伸到后跟的鞋面支撑,不同于两侧的热贴合材料,后跟位置还额外加入了类似于泡棉的支撑材料。
另外,在鞋头位置也配置了大面积的防冲撞TPU材料。
中底及外底
动力巢三代的中底材料由普通的EVA材料加入弹性材料之后制成,理论上这块中底的弹性要比普通EVA材料优秀很多,材料本身的硬度很难让钟爱柔软脚感的人满意,由此也很让人担心它的实际缓冲效果(当然这里并不是在夸『踩屎感』一定好)。特步在中底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配色,不过这并不是双密度中底,实际上上下两层应属于同一种采料,只是采用了不同的结构设计。
动力巢是特步在旗下缓冲跑鞋中较多使用的中底结构,所采用的原理都是来自于蜂窝结构所能提供的缓冲和回弹性能。相比而言,动力巢三代的前掌中底蜂巢结构要明显小于后掌,所以使用前掌落地或许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使用后跟落地可能效果更好。
中底的支撑设计上动力巢三代加入了独立的支撑结构,在内侧后跟位置一块硬质的橘色蜂巢动态支撑结构交叉在中底材料之上,可以有效地解决双脚过度内翻的问题。
动力巢三代的大底设计采用了目前普遍使用方法,针对不同摩擦部位使用不同耐磨程度的橡胶,中掌外侧的大底则是中底材料的延续,这对中底的耐久度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整个大底的咬花齿纹同样使用蜂巢结构设计,这样对路面的适应性更高,也能带来不错的抓地效果。
开箱小结
动力巢三代在设计上还算是诚意满满,至少在功能上涵盖了目前大部分缓冲型跑鞋必备的设计,只是在材料的应用上动力巢三代与其他跑鞋似乎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也是国产跑鞋与国外跑鞋之间始终存在的问题。
至于这双动力巢三代的实际路跑效果如何,我们会在之后的评测中详细叙说。
国产跑鞋一直在寻求着一种认同感,但是苦于种种原因这种认同感不增反减,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立设计,要有属于自己的功能材料,国产跑鞋在寻找认同感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是否成功决定权在品牌自己手中,也在中国目前为数不少的跑者的脚下。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