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多项运动,一个对策:Garmin vivoactive HR 光学心率GPS运动手表评测

一、Garmin vivoactive HR简单介绍

Garmin vivoactive HR是上一代产品Garminvivoactive的升级版,不仅在外形上做了很明显地改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腕式心率监测功能。它采用的是Garmin 自主研发的Garmin Elevate光电心率技术,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心率,这项技术同样使用在大家熟悉的Forerunner 235,Fenix 3 HR等手表之中。所以相对Garmin vivoactive来说,可以免去使用胸式心率带这一相对麻烦的设定了。

在运动支持上,介绍是这样的:“vivoactive HR支援的运动模式,包含跑步、自行车、游泳、高尔夫、滑雪与划船等,并具有全天候活动追踪与智慧提示功能,同时加入了Garmin最新的‘Move IQ’技术,能透过装置自动判断佩戴者的活动类型。”

在写这篇评测的过程中,我发现Garmin vivoactive HR在外媒上得到了不少赞赏,有评测者认为它是“入门版”的FENIX 3 HR,所以也说明了它们在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处。

【二、开箱及佩戴】


盒子挺小巧的,天蓝色的外观简洁清新

打开盒子, vivoactive HR出现在了眼前

手表、充电线和说明书,就是盒子里全部的东西了

拿到vivoactive HR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外形非常沉稳:全黑的设计,方正的表盘。给人严谨的感觉,但也缺少了一丝运动的活力和动感。表盘矩形区域长度约为4cm,宽度约为3cm。


vivoactive HR采用的是现在常见的触摸屏设计,屏幕下方有两个实体按键,左键为返回,右键为功能选择和设定。表盘正面并没有Garmin的品牌显示字样。

表带用的是橡胶材质,柔软带有一点弹性,也方便运动后的清洗,但平时比较容易沾灰。

搭扣处有Garmin字样,质感非常不错。

表带是可以更换的,如果感觉全黑色比较沉闷,可以购买彩色的表带进行更换。

手表的背面是腕式心率监测,前面有说到,这是Garmin 自主研发的Garmin Elevate光电心率技术,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心率。

开机的第一个界面是选择语言,我本来想选英文,觉得手表上英文的显示效果会更好看一些。但是为了这篇报告的阅读性,还是选择简体中文吧。

为了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在戴上vivoactiveHR之前,你首先要做的是:

1、在手机上下载Garmin connect app(怎么下载app和注册不用展示了吧…),并开启手机蓝牙,与手表进行连接。这个过程在启动手表后有逐步提示,非常简单。

2、设置个人资料,包括性别、身高、体重等。(方法:长按右下角按键,选择“设置”,再选择“个人信息”进行设置)

完成以上连接和设置后,那么就可以戴上手表了。


我手腕最细处围度是14cm,扣第4个格,感觉松紧刚好。既可以处在稳定不晃动的状态下来测试心率,也不会感觉太紧。

戴上去的感觉还是有种运动手表的粗犷的,可能妹子不一定会喜欢这个外形,我个人也觉得外形相对中规中矩,汉子戴的话会更好看一些。

再看看充电中的状态。充电口比较紧,充满电后取下充电器的操作过程不是很顺畅。

【三、运动测试】

作为一个运动手表,它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如何,自然是最重要的。在使用Garmin vivoactive HR的这段时间,我也戴着它进行了各种常见的运动锻炼,包括室外跑步、室内走路、健身房力量训练和其他有氧运动等。

1、跑步

首先要测试的是跑步,为了提高我们在运动中的表现,记录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请不要完全使用手表里的默认数据,在跑步前我们首先要进行相关设置:

我们一般习惯默认是公里为单位,而vivoactive HR的默认单位是英里,所以要更改为公里。方法是登录电脑版的Garmin connect,找到设备设置处,修改测量单位。



然后是心率区间提示,切换到右侧的用户设置处,里面可以设置个人信息、运动目标、定制步长和心率区间等等。这里最关键的是要进行心率区间的设置,里面有3种训练方法可以选择,我采用的是最大心率法。首先要计算自己的最大心率,公式是:最大心率 = 208 - (0.7 x 年龄)

输入计算出的最大心率值,各分区的心率值就会自动生成,也可以在旁边分别添加跑步和骑车的心率区间。

以上操作,其实在手表的“个人信息”设置选项里也可以完成,只是我觉得在电脑上操作更方便直观,所以演示的是电脑界面的操作方法。

在心率设置上,通常是根据自己的锻炼目的来设置的,比如只是想要减脂的话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60%-70%,如果要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可以设置为70%-80%,如下图所示:

长按手表右键,选择“设置”,然后选择“APP应用”,选择“跑步”后进行设置,新增心率的警示,我通常的设置是区间3的过低警示和区间4的过高警示。同理,还可以增加配速的过快和过慢警示,这步在手表上直接设置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以两次长跑(分别为5.77km、9.1km)来评测使用的效果。

在室外开阔的区域,选择跑步,等左上角GPS变成绿色了,按右键开始跑步。

跑步结束后,同样是按右键停止跑步,稍等几秒钟后会显示运动结束提示保存的界面。

先来看看手机端上的数据显示,手机上默认是高德地图,显示的GPS路线是存在偏移的,将地图放大后点击右下角的GPS更正可以显示到正确的位置上。

以上是电脑端的数据截图,可以按时间查看海拔高度、配速、心率步频的分析。由于跑步过程中,我收到了心率超过区间4的警示,所以降低速度甚至是由跑改为走来将心率将下来。可以看到,数据的变化是符合实际的情况的。

如果是以减脂为目标的跑步,关键是要查看“分区内的时长”这一数据。比如可以看到在这次跑步运动中,我在Z4心率期间的运动时长达到了56:20,身体已经达到了燃脂的效果。但是也要注意Z5区间的数据,我个人认为跑步应该以强身健体为目标,要量力为行,要根据智能设备的反馈以及自己身体的反应适时降速、来调整呼吸和心率。

2、室内走路

Garmin vivoactive HR同样可以在室内活动时使用,这时GPS为关闭的状态,用的是内部的加速度计来计算速度、距离与步频。在测试中我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使用6的速度,快走了15分钟,记录下了运动的过程。



完成运动后,来看看数据。灰色是配速,红色是心率。由于我采用跑步机的固定速度,按理来说配速应该是相等的,但是在图表里有很大的波动,心率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抬升的变化.



再看心率区间,大部分时间集中在Z2区间。对于我来说,快走的身体感觉并没有比跑步轻松很多,但是心率却要低太多了。


跑步机最后显示的距离是1.47km(这张图片里没有显示出来),手表里统计的是1.45km,这也和我启动开始的时间稍晚了一点有关。说明在室内距离的统计上,Garmin vivoactive HR是相对精准的。

在室内活动的使用上,建议是在户外使用GPS跑步一段时间后,让手表自动校正加速计,这样距离和步频的数据会更准确一些。

【四、总结】


1、Garmin vivoactive HR外形方正,没有明显的特色,黑色表带款低调的同时也稍显沉闷。表盘稍大,我觉得更适合男性佩戴。总体来说,比上一代vivoactive的正方形表盘设计更好看一些。

2、Garmin vivoactive HR适合平时锻炼类型丰富(包括跑步、游泳、骑行、健身等),希望保持健康生活状态的人。如果有更高的预算,以及有户外使用需求,可以选购Fenix系列。如果平时运动只是跑步,建议选购forerunner系列;如果是铁三玩家,请选购XT铁三系列。

3、有许多实用的功能,比如每周中高强度活动时间统计、久坐提醒和消息通知等,配合这些功能的使用,可以保持自己平时保持运动和健康生活的状态。

4、从我这近一个月的使用情况来看,续航时间不错。我大概是2到3天运动一次的频率,期间会打开GPS,并且保持和手机连接的状态,续航至少可以维持一周的时间。

5、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足是,有时手表与手机的连接比较慢,而且同步的时间也稍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使用的体验。

6、还有一点和这款手表其实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还是要指出的,是Garmin APP的软件界面混乱,用起来感觉经常找不到相对重要的界面,希望今后设计人员可以进一步改善。

7、腕式心率可以实现24小时监测,这点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同时也可以结合ANT+心率带,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来选购。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93682

您需要才能回复
  1. 8da117e942c889bbcb78ff376dcbd00e
    兔羊羊Lv.13
    2016-08-08 20:16:40
    围观妹纸

    回应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