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没有跑过这么令人生气的马拉松。不管是那年夏天非常不靠谱的莫干山日落马拉松(主办方非常不负责任),那年深秋跑到哭和绝望的威斯越野(只怪自己太弱),还是今年春天暴晒晒到想发脾气的南京汇添富山地马拉松(只能怨天),都没有这一场,让人生气、愤怒、绝望、折磨、无语又非常无可奈何。
起初报名,我也是抱着陪跑的心态,对成绩没有要求,只想年末了在太湖边溜一圈,压个轴。所以地方偏,我也没当回事,有太湖美景就好。
直到跑到半马终点,我对这场比赛还是很肯定的,虽然说不上完美,80分还是有点。因为我有看到很多用心的地方,起码主办方是有动心思和脑子的。
首先是报名时有个EMS投递赛事包的服务,可以不用现场领物(因为领物地点确实有点偏);
然后,比赛T恤是长袖的,这个也算第一次见,感觉也算贴心的;
赛事奖牌是旗袍,虽然个人不觉得有多好看,但是起码新鲜新颖,也算有特色;
赛事手册也很清晰,各种指示、免费公交车的信息都很清楚;
比赛头天晚上,走了2公里多才找到最近的一家饭店,回来的路上还看到工作人员在辛苦布置,搭拱门什么的,内心也是感动的,觉得办一场马拉松也是不容易。
第二天就用很轻松的心态踏上赛道,想着没事可以拍点照片,写篇无聊的流水账。
其实比赛这一路,我觉得都很OK,虽然赛道偏,围观群众不多,但是还是有安排拉拉队和乐队表演,有群众的地方也是尽力呐喊。
每一块里程牌也是精心设计了一下,里程+鸡汤的组合,对那个时候跑到大脑空白的选手来说也是受用,有几句竟然被我记住了“人生很短,但马拉松可以让它长一点”,“跑得越远,离梦想更近”以及“关爱生命,谨慎加速”。
终于跑到终点啦,拿了奖牌和完赛包。终点设在太湖边上一个XX公园,呼呼冷风吹着也是冷,看到有coco奶茶的热饮点,无奈人太多,只能放弃。我只想赶紧拿到我的存衣包,赶紧坐上主办方的短驳车回起点。(当时的我,想着如此荒凉的地方,还好有短驳车,还是心存感激的。)
取包时就傻眼了,从来没见过取包要排那么长的队。当时存包也是排了对,以为志愿者是为了方便取包而精心为选手的包裹排了队,结果一点卵用都没有,每一个瑟瑟发抖的跑者都高举着号码牌,重复机械喊着自己的号码,求包裹。是的,我也在里面。那场景真的跟发放赈济的粮食一样,拿到的人感激涕零,拿不到的心急如焚,因为真的要被冻成狗了!而志愿者(是的他们也很辛苦)茫然而又惊慌失措,在众多声音中找到最清晰的那个号码,急急忙忙在车厢里翻出那个包,丢给选手,整个过程极其手忙脚乱又低效。
原以为穿上外套后就能妥妥的坐着暖暖的车回去了。我真的是天天真。这个XX公园好大好大,我们就这么傻傻了兜了一大圈去找那个短驳车。远远望去,只有无尽的队伍在前行,根本看不到头。当时我就好绝望,但是一心想着马上能上车了,这两三公里我忍!(拉伸也没做,因为完全没有任何可挡风的地方让你拉拉拉)
走啊走啊,终于走到了候车点。看到超长的队伍,我心里就法克了,这尼玛要等到何时。队伍好几百米长,还是5人宽的队伍……手机完全没信号,叫车也是不可能,也没法查地图,不知道走去车站要多久,附近根本没有志愿者可以问,关键当时真的又冷又饿,也是完全走不动了。那就排队吧。我忍。
排了好久,估计大家也是忍不住了,队伍开始骚动,后来的跑者插队啊啥啥的拦也拦不住,老实排队排好久的也是气不过,队伍很快乱成一锅粥,一有车来,大家都一哄而上,拼了命要挤进去(竟然还有人高呼“女士优先”,但是很快被男人们骂死了),毕竟谁都想快点离开这倒霉的地方。
推的推,挤的挤,骂的骂,我倒是觉得这么多人围在一起也是暖和。
后来组织者看这样下去要出人命了,赶紧派来警车,下来一帮辅警,也是目瞪口呆,只能拉个人墙维持秩序,但是呢,队伍还是乱的,队伍的头尾已经完全混乱的,先排队的人看到后面的人上了车又很不爽,于是又各种闹闹闹……
其实有序排队,应该很快大家都能上车回去,只是21公里后的辛苦和低温的煎熬,加上长时间绝望的等待、不作为的工作人员、只知道瞎吼的警察,让每个人都变成了一点即着的鞭炮。
终于,我上了车,此时距离我过终点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40分钟,我全马都该跑完了……
(我上车后还有这么多人排队)
短驳车送到无轨电车站,再把我们送到距起点一公里处……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只想赶紧回酒店洗澡换衣,我的sportsbra要结冰了。
愤怒到极点的我在朋友圈发了:苏马傻逼。F**K!我知道粗鲁又没品,可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消点怒气。怪谁呢,怪自己傻逼来参加这种赛事。
在网上看了一圈,看到好多非常有共鸣的吐槽,恨不得每一个都点赞转发打印出来寄给主办方。然后又看到苏马的官微非常轻描淡写的道歉以及把责任推给政府,我也只能呵呵呵
呵呵呵,写着写着竟然又要生气了!瞧我这暴脾气!
如果一场马拉松的举办,不能真的从跑者的角度出发,不考虑跑者的感受,只想着怎么宣传好看,怎么拍照漂亮,说再多好听的话,终究是要被跑者抛弃的。(真的,我们不需要去参加XX公园体验无轨电车感受苏州高新科技园的辉煌腾达,我们只想赶紧回去洗个热水澡)
总之,反正我是再也不会参加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68100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1. 作者应该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一位跑者,所以回复中支持她的网友很多,或支持她吐槽的人很多;
2. 作者吐槽很正常,我想组委会也欢迎各方面的批评意见,然后作者唯一一个错误是,不应该在最后用粗话,这样粗鄙的语言不应该成为宣泄个性的一种方式。作者不妨看看自己曾遇到的、或留意将来经历的一些活动,总有一些主办方或因失误、或经验不足、或粗心大意、或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不如意、缺憾,对于不是恶意的失误,我们是否应该多些包容心,更何况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之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需要动辄骂对方傻?。别说有褒有贬,这个和一位老师说一个学生“你学习很努力,字写得很认真,爱帮助同学,但是你吃饭把地搞得一团糟就是个傻?行为”是一回事,可以理性地褒,也应该理性地贬。你在等车的时候咒骂几句,和在这个公共平台咒骂,是不一样的。
3.那位“火堆”用语也不文明,爱运动的人确实比普通人更应该去适应艰苦的条件,克服一些苦难,但是你的表达方式很不妥。
4. 也别说付了费就应该享受主办方的服务这样的话,很多服务是和金钱无法等同称量的。提供交通短驳既然是有约在先,那就是主办方应尽的职责,和是不是付了钱无关。
5.跑者的运动水平如何,和这个事件无关,也和是不是能吃苦挨冻无关。
6.我觉得吐槽一次比赛、一次活动的组织,仅仅是说说而已,那些不如意的组织问题至多在你的参赛体验中占了5%,95%应该是在那21公里或42公里的路途上,是自己跑得爽不爽,其他的事情,真的是小事。如果你被这些不占跑马核心的事情困扰了,那是自寻烦恼。办个婚礼事前事后忙碌折腾一大堆,但最精彩的部分你享受到了,你幸福了,你还在意那些其他细节吗?
啰嗦了一大推,有回复继续探讨的吗?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我觉得对于非正义的一些丑陋现象,大家完全可以愤怒的态度去抨击;而对于其他一些低级失误、一些主办方的差错、工作不完善、一些不完美的组织、个人等没有实质性的恶意的行为,可以兼顾包容和批评,应避免辱骂。
就如我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导游领队尽心尽职,但是因为最后一晚安排错了酒店,让游客在黑夜里、寒风中,转辗数小时,游客是不是该骂他们傻#?(实在不想使用那两个中文字)、F##K?,就如我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沙龙,活动最后的内容之一晚餐点心姗姗来迟,挨饿了很久,我是不是该骂主办方傻#?
我参加过多次全马半马,即使起终点在同一个地方的寄包点,也会发生手忙脚乱的情况,这个起终点不在同一个地方发生这样的忙乱也不足为奇。大家心急能理解。希望主办方的志愿者培训在下次活动能更完善、科学些。
文章中喊”女士优先“的人不应该值得称赞吗?作者为什么要用”竟然“两字?当然,现场条件已经无法有秩序到能疏导女士优先,但是这样的态度值得赞扬。
作者也认同,”其实有序排队,应该很快大家都能上车回去“,跑友们的素养还是参差不齐的,不能以”21公里后的辛苦和低温的煎熬,加上长时间绝望的等待“作为这种插队的背景。似乎主办方应该预料到跑友们的哄闹,事先在现场摆放铁栏杆维持秩序。我们知道,半马全马都是有强度的,但是这样的辛苦也是大家能承受的,另外,低温的煎熬应该从拿到寄存包以后缓解好多了吧。对于众多的半程选手回程高峰,显然主委会准备的短驳车不足。
现在很多马拉松赛事过后,几乎都有吐槽,金标银标赛事也一样,只是希望更多的是中肯的意见,变负能量为正能量。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家多看看书吧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兄弟,口水收一收,评论通篇看完基本是你在做婊立牌坊:-)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接下来楼主复述的半马终点所遭遇的各种细节,相信在大部分对马拉松比赛有要求、有期待的跑友看来,都是相当差的体验。一项马拉松赛事的赛道体验固然越精彩越好,但赛道上所发生的一切并不足以(我说的是不足以,并不是不能)反映赛事的组织成功与否,因为在赛道上作为主角发挥影响力的是选手;赛事的组织是否真正成功,就应该是体现在赛道以外的种种:宣传、信息公布、交通疏导、补给、志愿者的质素,甚至是奖牌、T恤乃至照片这些虚的东西上(虚也只是虚在你羞于承认罢了),都会给体验带来巨大的影响。这是我同前面“芒果的夏天”认为赛道占95%,其余占5%这一点上不同的看法。
那在赛道以外的重中之重,按时间上来划分就算是终点撞线之后的部分了。这就好像是你对着姑娘微信也加了,笑话也讲了,电影很好看,餐厅很高档,酒也喝了,吻也接了,裤子也脱了,这时候停电了,空调不吹气了,屋顶漏水了,房东敲门了,冈本搞破了,你最后一下不得劲了,你还能指望人姑娘到底是有多没见过世面还会愿意继续给你打80分?能给机会以后坐在一起打打80分就算是挺不错了。针对2015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半程终点的,楼主绘声绘色地提供了各种混乱场面的细节,辅以心理活动的描写,在我看来,就算是把太湖马拉松从80分一下子打成斗地主都不过分,对于没有参加过、犹豫是否参加或者计划在未来参加太湖马拉松的跑友来说,是非常好的参考样本(对一切充满怀疑的我也去微博上搜了搜别家的赛后感,发现楼主说得很客观)。中国的马拉松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好一点,非要去挑一个办成傻逼还不愿诚恳道歉的比赛去参加?楼主大概也是意识到了情绪又变得越写越难以控制,所以在结尾处刹了车。
这个帖子下面的评论不少,但三言两语的,说到点子上的不多。因为篇幅比较长还列了一二三的关系,“芒果的夏天”表达得很中肯,而且说话的方式给人留以继续沟通探讨的空间。其中我表示认可的观点就不作更多评论了。在这里谈谈他所认可的针对楼主的批评观点:作为马拉松爱好者,应该更能吃苦,同时不应该在评论赛事的时候爆粗口。这两点就这么抽象出来单独看,我认为都对。不过我要强调的是:
1、对于一项马拉松赛事,跑者的吃苦耐劳精神应当仅限于体现在跑步本身上,而没有义务对赛事的组织不力进行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买单;
2、楼主在帖子中只是援引了她在私密的朋友圈爆粗口这一事实作为例子,来说明当时情绪的激烈,而情绪是马拉松比赛体验的直接反映。
倘若楼主通篇都是抱怨、牢骚甚至粗口谩骂,并以此作为全文抨击太湖马拉松的主旨,那这样的一篇赛记/赛后感是没什么营养的。但我们看到的是基于楼主在行文中对于情绪的控制的意愿、对于比赛真实优点的记录,在这之上所产生的无法克制的吐槽,应该是具有价值的。
这年头,有两种人说的话特别有份量,一种是真牛逼的,一种是长得好看的。所以这个帖子下面的另外一个焦点“乐跑火堆”说的话,我就不想评论了。因为你不但讲话傻逼、跑得烂,还真的长得傻逼(是的我很无聊地人肉了)。但是我不介意重新开一个评论专门来骂一骂你这个纯傻逼。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至于“乐跑火堆”的评论,被大家“群殴”“拍砖”是正常的,因为大家是有是非观念的,这个群体是有正能量的。
希望苏州太湖组委会能看到大家的评论,在以后的比赛里改进。另外,这次的补给做得不错。在饥饿时吃Reese巧克力棒真是感到幸福。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