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去野满眼都是Salomon,Tecnica等风靡越野界的战靴,尽管在鞋的舒适性,保护性等做的相当的好,也非常的亮眼,但是看多了不免会有一丝丝的视觉疲劳。而且大家也看了不少他们的各种测评,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篇比较小众的越野鞋的介绍和测评-Altra Lone Peak2.0,有点丑,但是胖头胖脑的很可爱,当然它也对你很温柔。
先来说说这个品牌,2009年Altra创始于美国犹他州的Logan,2009年的美国的越野鞋的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和火爆,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Brooks,New Balance,TNF早已牢牢占据了市场。但是Altra凭借其鞋底零落差(Zero drop)和宽大的前掌空间(Wide toe boxes)两项核心的技术在过去的5年中已经零落差极简的领域有了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在今年西部100的比赛中,根据统计,所有完赛选手中有16.5%的选手穿着Altra位列第三,虽然和占据第一的越野鞋新贵Hoka的34.5%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第二的老牌跑鞋制造商Brooks的是19.6%的差距在进一步的缩小。但是在精英选手中,Altra以16.7%的穿着率仅仅落后于Hoka的34.7%,可以看出精英选手对Altra的认可和信赖。签约成为Altra Team的选手也不乏大牌,其中就有今年刚刚结束的UTMF的第三和第四的Jeff Browning和Sondre Amdahl,Jeff同时也是Patagonia的签约选手,2014年hardrock第四,今年班夫穿越Patagonia纪录片《Mile to mile》的主人公之一。而Sondre Amdahl被大家所熟悉就是今年年初的港百屈居闫龙飞获得第二,同时他也是2014年UTMB的第七,穿越大加那利的第六。其他大家熟悉的还有连续6年西部100前10的Ian Sharman。
Jeff Browning
Sondre Amdahl
Ian Sharman
今天要测评的已经不是Altra最新发布的越野跑鞋了,但却是Altra所有跑鞋里面最为经典的一款Altra Lone Peak 2.0,至今还是许多签约选手的首选,因其轻量而舒适,42.5码的男鞋仅重296克并没有牺牲鞋底的缓震和保护为代价。之所以叫Lone Peak,来源于美国犹它州海拔3360米的Lone Peak,也是Rut 50的举办地之一。
外形:
前面说过了但从外观来说这双Lone Peak 2.0确实算不上惊艳,肥大鞋头也完全偏离了现在主流鞋款的前部收窄的设计,连Hoka的speedgoat都收窄让人感觉到一点点的不适尤其是在下坡的时候。但作为Wide toe boxes的设计,想必尤其用心良苦之处,待实测体验。中部除了黑色底色的基调意外只有红的Altra的大logo,这也是所有鞋款的基本设计。后跟的加固条上也是英文的大logo,不愧为美式简单粗暴的设计,没有丝毫的内秀和矫情。
鞋底:
作为Altra最具代表和最专业的Zero Drop零鞋底落差技术,最主要的是改善每个跑者的姿势,因为根据研究当前后掌落差为0的时候人才是处于最原始自然的跑步状态。当然除了主打的技术以外,鞋底上层相对较硬的A-Bound泡沫层是都利用可回收材料制成,其不易变形和快速恢复性不会让有很强的泄力感。而中层的双层EVA中底则提供了良好的缓冲效果,以及A-Bound和EVA中底之间由TPU构成的Stone Guard技术可以更好的保护脚底在尖锐大石上不会有损伤。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适应这双鞋,鞋底的Natural Ride System (NRS)技术配合宽大的前掌空间和独有的footshape脚模技术可以满足不同脚型的需求。
大底:
大底主要采用了TrailClaw硬橡胶大底的技术以及X型和正反三角的齿轮排列,为鞋底提供最大的防滑和摩擦,但是再好的鞋底遇水,或者石头上的青苔,打滑还是必然事件。只有土路,泥路和碎石路才是检验鞋底防滑性的比较切实的标准。
鞋面、鞋头和鞋跟:
鞋面采用的是轻质快干织物配合小接缝的技术,既做到透气的效果也兼顾到防沙效果,实际触摸感相当柔软,给长时间的奔跑提供了舒适的脚背感受。鞋面内侧的drilex的速爽内衬保持脚步干燥和舒适。
鞋头的部分是外底延伸上来的防护脚趾的措施,和鞋头的脚趾加固条。
鞋跟的部分除了印有大logo的加固条之外,就是Gaiter Trap技术,用以防沙套绑缚。
鞋垫:
鞋垫的背景便是犹他州的Lone Peak雪山配合Altra的logo是本人感觉全身设计最有亮点的地方。而鞋垫的厚度也是中规中矩,毕竟如此的鞋底技术,已经不太需要太厚的鞋垫。
上脚体验:
刚穿上的第一感觉就是来自鞋底,也许是footshape和NRS技术的体现,整个脚底有极好的包裹感,用力向下踩原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EVA出色的缓震效果。 紧接着就是鞋面和鞋头的感受,柔软的鞋面让人感受有一种好像是穿着拖鞋的错觉,而宽大的前掌空间让脚趾有一种不知所措,不出安放的感受,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怀疑,过大的空间会不会让脚底和鞋底有过度的摩擦。
赛道实测:
地点:宁波九龙湖30K+1500爬升
时间:10月2日台风过后第二天
虽然刚刚台风过境,但是路面并没有想象中的湿滑,有些路面甚至都已经干了,这样的赛道给鞋底的测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上坡不管是有点湿滑还是干燥的泥地还是碎石土路,鞋底的大齿都可能提供非常好的摩擦,同时中底的TPU在山坡也给予很好的支撑让山坡时候脚底没有十分吃力。
下坡时候湿滑的泥地还是要降速,毕竟湿滑的路面任何的鞋底性能都会打折。但是干燥的路面相当给力,完全不用担心打滑,想飞你就飞起来,双层的EVE提供完全足够的缓震。在下大石尖石路面的时候,完全能够感到TPU和A-Bound所提供的中底的稳定和舒适,相比之前同一条线路的所穿Brooks Puregrit 2,可以完全不用担心中底不稳定而带来的崴脚的风险。甭管什么TrailClaw技术反正也不懂,但是真的不耐磨,跑完一看,一双鞋断了5,6个齿基本都是X齿,倒三角的齿还是比较坚挺,要是去比个什么百公里,估计一场比赛废一双啊。
再来看看可爱的大鞋头吧,之前有关是否会果断摩擦的疑虑在跑完第一个下坡之后就完全打消了,不仅不会摩,而且宽大的前掌空间给下坡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保证脚趾和脚背不被挤压,而且棉质拖鞋一般的鞋面让脚非常的舒适,足够应付百公里甚至更长的距离。
由于台风的关系,有条小溪水流较大,也就不探石过河了,直接下水顺便测试一下鞋子的透气性,由于小接缝的设计能防止沙石,虽然舍弃了一部分的透气功能,但是Drilex总体的透气快干效果还是满意,大约30分钟到40分钟鞋子基本干了,脚底也没有起泡,如果换成速干的袜子,效果应该会更加出色。
总结:
作为一双当初市价120美金的越野鞋(本人ebay45刀购得)还是实至名归,Zero Drop和Wide Toe Boxes两大亮点技术还是给穿着者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扎实的鞋底技术兼具了功能性和保护性,大底相对较弱的耐磨性是之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鞋面的技术毋庸置疑好于市场80%的产品,尤其是舒适性,让脚背一直处于放松的状态。还是那句话他不美,但是他很温柔。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iranshao.com/diaries/167408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