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好几场马拉松直播,围观了众多跑友的朋友圈现场图片后,小助手产生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跑马拉松的都是“中年人”?
为什么大学生在马拉松赛场上更多的是作为观众和志愿者的角色,而不是出现在赛道上呢?
这并不是一个臆断,以北京马拉松为例,2017年北京马拉松的完赛数据中,20-24岁的完赛人数仅为1019人,平均完赛年龄为39岁,30-50岁的选手是跑马的主力军。
2017北马各年龄段完赛人数
而志愿者上的数据显示,每年的北马会招募7000余名志愿者,其中大多数志愿者来自北京27所高校及中学。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今年的北马就有600余名北体师生在各个岗位为北马提供志愿服务。
参赛大学生人数不足1000人和大学生志愿者人数至少5000人,两项数据对比下来,难道真如新闻中所说, 现在大学生比较“娇弱”,都很“宅”,不爱跑步吗?
浙大新规:男生168公里,女生120公里
并不是!
事实上,经过我们粗略地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跑步社团,甚至许多高校的跑步社团都不是“小打小闹”,在校内有不小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大学生跑者的数量并不是少数,这个爱好也不“孤独”,大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在。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高校跑步社团的现状,我们实地采访了上海三所高校不同类型的跑步社团:
上海交通大学的跑虫俱乐部是交大比较老牌的跑步社团,多年的社团文化沉淀使得他们有一套自己传承下来的活动和训练机制。
每周一三五的训练雷打不动,社团内的部门职能划分也比较明确,除了学期内的活动外,也会在小学期开展“吃瓜训练营”,吸引平常不跑步的同学培养他们的跑步兴趣。
上海财经大学的跑步协会与学校的田径队共同训练,属于趣味性质比较强的社团,经常会组织学校内的比赛。
社团内的训练分快队和慢队,快队的成员和田径队一块跑,慢队的社团也有负责人在后面照顾押队。
上海理工大学的蜗牛传奇跑步协会则属于技术过硬的社团,在成绩上和跑虫、复旦等学校有的一拼。
现任社长也是少见的参加过较多马拉松的大学生,我们去到现场采访的当天刚好是社团招新,大雨瓢泼中,蜗牛传奇的帐篷下挂着的奖牌熠熠发光。
三个社团的日常活动都不少,乐意跑比赛的同学也很多,但当我们问及是否会组织社团去参与马拉松赛事时,得到的回答却基本都是“没有”,“很少”,“有那种大神去参加的,一起去的少”…交大的跑虫俱乐部每年会组织中签的社员一起包车去参加上马,但更多的还是参加一些校际之间的比赛。
马拉松,对于高校跑步社团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通过我们的采访,听到的这些理由,或许可以解答文章开头的问题: 为什么大学生很少去跑马拉松?
- 经费是个问题吧,学生本来没就什么收入,出去比赛也是有成本的,我们虽然比赛成绩好,但是学校不是985、211的话还是很难拿到赞助的;
- 学生社团一起出去比较麻烦啦,学校方面会有一些限制,担心安全出问题;
- 还是学习为重吧,没那么多时间保持锻炼,期末学校也要停掉训练的;
- 抽不中签呀,太难抽中了;
……
客观上来说,大学生的年龄也是个问题,许多马拉松比赛会将年龄限制在18-20岁以上才可以报名参加。但有时间的新生有热情却未成年,年龄够了却到了焦虑未来的时间,无暇顾及比赛了。
另外,学生社团训练的专业性、社团代际的传承问题也会对社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裹挟着一批又一批的社团管理者,对于马拉松的参与有心而无力。
“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加入跑步社团?”
“喜欢,喜欢和大家一起跑的感觉。”
大多数的学校在国庆前已经开始了“百团大战”,每个学校的跑步社团开始在招新中各显身手,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来说,跑步社团的魅力在眼花缭乱的百团中或许不是那么有诱惑力。
我们在寻找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有一所学校的社团管理者很老成地告诉我们:
“现在的小朋友都感受不到跑步的乐趣,我们今年和另外两个社团共用一张桌子,估计招不到多少人,悬~”
跑马或许是中年人居多,但在无数个校园的操场上,从未缺少过奔跑着的青春热血。
致谢:感谢上海交通大学跑虫协会、上海财经大学跑步协会、上海理工大学蜗牛传奇跑步协会对本文的支持与帮助。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北马官网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大学生也有胳膊有腿,他们为啥不跳广场舞呢?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