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戈壁长征有150名选手参加,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他们之中没有职业选手,都有各自的工作。他们表现出很多有意思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在竞争激烈的田径赛程和人声鼎沸的马拉松赛道所无法看到的。
参加多日赛的选手身材与普通田径赛和马拉松选手明显不同。更为高大强壮。长时间背负7-8kg的重量奔跑对核心肌群要求更高。选手之间背负的重量相差不多,身材更大的选手在此项赛事中的劣势不像在马拉松中那样明显。
他们在每日到达终点的做法非常一致。简单接受媒体几句采访后。最快速度大量补水,然后补充恢复冲饮之后找地方躺下休息尽可能将双脚抬高。这些都会在完赛15分钟之内开始。到达终点后几乎不闲聊,而是专注恢复,拉伸和保暖。一般都会小睡1个小时左右。然后出来找点冷水泡脚。多日赛除了比拼实力外更多的是比拼恢复。前几名的选手在终点处抓紧一切时间恢复,放松,调整。而不是急于拍照,躺下休息或是闲聊。
最终前10名中3人年龄在20-29岁,6人年龄在30-39岁,1人年龄在53岁。像所有的耐力赛一样,30-39岁年龄组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组别。
第一名意大利的Stefano Gregoretti 38岁 是个农业学家。
第二名土耳其的 Mahmut Yavuz 30岁 是个海军军官。
第三名韩国的 Kim Ji Sub 24岁 是一名大学生
Stefano Gregoretti 夺得了3个赛段的冠军,而Kim Ji Sub 夺得了 2个赛段的冠军。Mahmut Yavuz 则基本稳定的保持在2-4位。前2个赛段Stefano Gregoretti 优势非常明显,而Kim Ji Sub 似乎并不适应背包跑的状态,落后 45分钟,但后边4个赛段他获得2站冠军,另外2站和 Stefano Gregoretti 同时到达。而采用的战术均为前1/3由Stefano Gregoretti 领先,在20KM左右位置跟上形成 Stefano Gregoretti 领跑的小集团,在最后5KM左右根据个人体能状况进行超越或是跟随到终点。
多日赛的体能分配是个非常微妙的东西。既不能全力输出,比如第一天和 Stefano Gregoretti 同时到达终点的美国选手,最终只获得第 5名。也要在前边2天保持合理的输出,避免差距过大无法追赶。
如果在多日赛准备取的好成绩,关键因素还在赛前训练和准备。赛前多背负参赛重量进行训练,前2天明显有不少选手无法适应比赛。并非由于体能不足,而是背负的重量破坏了习惯的肌肉分配,找不到熟悉的奔跑感觉造成的。既有重心不稳定造成的过多能量消耗,也有核心不足造成的。因此训练就背上包,里边装上砖头或是水,让你的肌肉反复模拟背负的感觉。而且对体能消耗的速度也有正确的认识。
每天一个约马拉松的距离,对身体的恢复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在训练中没有尝试过连续的长距离训练的话,一般在第二,三个赛段就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应,甚至受伤。而众多高手在赛后更重视恢复和休息,比赛期间可以稳定的速度每日完成比赛。
前几名选手对装备的准备都大动脑筋,基本都走轻量化的路线。没有什么与比赛本身无关的装备。而且对饮食配给规划的非常严谨。我几乎没见到前几名的选手吃任何零食。大概能量糖和能量棒就是他们的全部零食。为了提高功能效率,大量的补充和恢复冲饮也是他们每日摄入的最多的食物。
女子方面前2名差距很小,成绩相差15分钟。在总排名上分列11,12名。第三名是来自大陆的选手茶包,在刚参与跑步这项运动不久就取的这样的好成绩,燃烧君最近会进行一次专访。来了解她除了进取的心外还有哪些为比赛做的准备和参赛感受。欢迎关注。
燃烧速览:
昨天(2013年6月16日)兰州马拉松,小潘(潘石屹)出现在起点,完成了他人生中的首个半程马拉松。公众人物实实在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而不是站在高处空洞的发表看法是件很“接地气”的事。小潘跑步,就会对城市空气污染深切的痛恨。如果市长都像伦敦市长一样骑自行车上班,就会让城市交通更人性。如果习大大每天1000M的游泳是在各地公开水域进行的,那么就会更好的保护水资源。运动是件小事,却密切的联系人与人,人与自然。跑马拉松这件事上,赞小潘。任志强,你不来一起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