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马拉松虽然在今两年发生了爆发性增长,但从发展阶段来看还处于普及阶段,与国外的知名马拉松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除了报名,还有对残障人士参赛需求的照顾。
国内四大
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且具有悠久历史的马拉松有四家:北大上厦(按赛事历时排列),虽然大连马拉松近几年都没有什么起色。不过,但从赛制的角度来看,大连马拉松以及厦门马拉松的残障组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
北京马拉松在1999年与2000年的时候,曾经设置过轮椅马拉松组别的比赛。不过,过了2000年,北马就再也没有设置过专门的轮椅组。直到15年,北马组委会发布了一则非竞速轮椅的通知,北马组委会也因此成为了国内第一个表态普通残疾人选手能否使用非竞速轮椅参加马拉松的组委会。
今年的北马在去年的试验的基础上,直接将非竞速轮椅组作为正式的报名组别,不用再像15年那样通过单独申请才能报上名。和15年一样,北马的非竞速轮椅组选手会被安排在起跑区的最后边出发,线路与大众组路线完全一样。
著名的北马轮椅跑者周宝林
可以说,北马算是处于转变中的一个典型了。
然后,再看上马。上马算是组委会不管但也没有明令禁止的典型,上马自举办以来都没有专门设置过轮椅组的比赛,这一点,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海纳百川”,不过,谁也不知道无为而治到底好不好?再比如,今年上半年的武汉马拉松,也能看到人群中的非竞速轮椅选手。
2015年上马,图中人物也是一个著名的轮椅跑者
2016年武汉马拉松
非竞速轮椅的样子基本和普通轮椅一样,可能材料上也许会轻一点。轮椅选手参加这样的没有专门设置轮椅组的马拉松比赛可能更多地是为了传递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信号。
大马和厦马是专门设立竞速轮椅组的,参加这个专门的竞速轮椅组的都是比较专业一点的残疾人运动员,特别是从大马走出去了很多参加波士顿马拉松轮椅组的优秀残疾运动员。
87年创办的大连马拉松是我国最早设置轮椅组的马拉松,早在95年就以创设,目前的男女轮椅项目全程、半程都具备,而厦马旨在11年-15年这五年内设置过男女轮椅半程组。大马也是国内“四大”马拉松中唯一得到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IPC)认可的赛事。
按照国际惯例,竞速轮椅组的运动员都是最先出发的。
2014年厦马
2016年大马
国外六大
2015东京马拉松
2016伦敦马拉松
除了伦敦和东京只设置轮椅组,其他四大在轮椅组之外还会设置Handbike(手摇自行车,一种手摇的躺车)组,不过,参加Handbike组的似乎未必都是残疾人。
2015柏林马拉松
2016波士顿马拉松
2015纽约马拉松
2015芝加哥马拉松
六大的轮椅组基本上针对的是精英运动,或者说,他把残疾人纳入了一个组别中,都在一开始就出发。以芝加哥马拉松为例,它规定了赛道上可以出现的带轮子的交通工具:除了运动员和官员的轮子可以出现,其他的轮子都不允许出现在赛道上——也就是说,非竞速轮椅至少在六大的赛道上是看不到的,这也许若干年后国内马拉松的发展方向。
不过,对于残疾人参加马拉松这件事,借用13年波士顿杂志上的封面的一句话:We Will Finish The Race,如果马拉松是一种梦想的话,值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比赛,都是值得纪念的,无论是对健全的人,还是残障人士,这就是真理。
回应